影評
影評

若要形容風車草劇團的《三聖邨的 Little Mermaid》,絕對沒有形容詞比起「寫實」更為貼切。

整部劇的橋段不算複雜,何木和金水二人在年輕時曾吃了人魚的鱗片,所以他們能夠獲得五十年的「童顏」。到了第四十九年,何木已無任何慾望,只想與太太萍萍平靜地過活,但是,其好友金水卻在一次機緣巧合下認識了Ariel,Ariel透露她曾吃人魚肉,所以她正得著永恆的生命。金水受Ariel的驅使下,希望藉好兄弟何木的聯繫下找著人魚家明,將牠殺害而吃掉牠,繼而得著永生。

是枝裕和的《怪物》備受推崇,不單是它敢於探討日本傳統文化中,少年人性取向的問題,它也在探討人性上也有細膩的描繪,衝擊著觀眾的腦袋。

電影大致上分為三幕劇,分別以母親的角度、老師的角度及兩名小學生的角度作切入點來敍述小學教師以武力虐待學生一案……

我觀賞《神探大戰》時是感到賞心悅目的,但這部電影卻呈現極為兩極的評價,當中最多人質疑「出戲」的是懷孕的陳儀為何那麼神勇,但其實在古希臘時期的文學作品中,嬰孩象徵著人的盼望、新的開始。所以,嬰孩只是一個象徵符號,韋家輝要說明的是一份盼望及希望……

《智齒》的意象之多其實是不容言喻的,但是令我感到最大感觸的是結尾的部分,完完全全是一個總結。

貫穿整部電影,鄭保瑞也是在談執念。斬哥對王桃有一份仇恨的執念;王桃對斬哥有一份救贖、補償的執念;日本人對殘障的女人有一份紀念母親的執念。然而,執念卻會使人畫地自限,產生盲點,繼而犯錯,甚至是難以彌補的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