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情緒到底發生過甚麼事(2)

    情緒到底發生過甚麼事 (2)

    作者︰提摩太(海怡堂)︱ 2024年06月03日

    上回提到,我們無可避免地置身於理性解難和功績社會兩種裝置的運作中,因而經歷疏離。由於這些裝置隨處可見,因此問題不是如何把它們關掉,而是如何置身其中而不被影響。這次,我希望跟你一起探討何謂真我及如何紥根在其中。

    羅爾神父(Richard Rohr)認為真我是受造時,在上主心思意念中的我,這個我在體質未成形,仍在母腹中,尚未度一日時,已經存在在主的冊上。(詩139:13、16)因此,真我是本體的,是永遠在基督裡與上主和萬事萬物相連的,是不受經驗世界影響的。換言之,人不會失去真我。問題是,當人誕生在經驗世界中並在其生活時,卻可能慢慢與真我脫節,甚至忘記了真我。[1] 故此,真我必須在基督裡所尋找。

    當人以嬰兒的型態誕生在經驗世界中,他需要透過適應周遭環境來經驗愛和照顧,繼而生存下去。因此,當父母不能容忍小孩哭泣並向其發怒,小孩會為了繼續獲得父母的愛和照顧而強忍眼淚;當社會告訴青年入大學是唯一出路,青年會為了他日能賺錢生存而硬吞考試壓力。

    人在其早年階段為了生存而適應環境,形成早年敘事,以此來作為盛載著真我來度過人生前段的器皿。如果人擁有健康的早年環境,器皿相對能盛載真我;反之亦然。真我不被容納的部分就被排除為陰影,並可以以病態的方式呈現。在這理解下,情緒病就不是無故出現的獨立存有,而是器皿失效的跡象,及真我對「軟件更新」的呼喚。

    保羅在書信中提到:「若有人在基督裡,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林後5:17)、「要脫去你們從前行為上的舊人……並且穿上新人……」(弗4:22-24)。若以上段的邏輯詮釋經文,舊事和舊人是指早年環境及其塑造出的早年敘事,而新人則是指根據真我的呼喚,解構舊敘事,建構新敘事,以致被基督創造和設計的真我得以被盛載和展現。這就解釋了為何這新舊交替的條件是在基督裡,以及為何新人具有神的形象(弗4:24)。

    舊我的解構和新我的重構是一個過程,榮格稱此為個體化,耶穌稱此為捨己(太16:24),保羅稱此為向罪死,向神活(羅6:10)。總之,就是讓真我慢慢從早年敘事中探出頭來,使人可以按上主創造的心意走自己的路。

    回到如何紮根在真我的問題。要知道真我是一個上主臨在於靈魂的空間,這位於各樣情感和理智漩渦底下,祂不被任何創傷侵犯,也不對任何波動反應,只是一直以廣闊、沈靜、安寧、豐盛的姿態接受和愛著一切。因此若情緒病是新我取締舊我的動力之展現,病徵底下的心理動力就是會遇上主之處。邀請你也跟隨真我的步伐,以廣闊、沈靜、豐盛的姿態接受和愛著這些病徵,有需要就透過心理治療來聆聽靈魂的叩門。

    1. Rohr, R. (2018). Just this: Prompts and practices for contemplation. SPCK, Society for Promoting Christian Knowled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