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倖存者》:劇作欣賞與對話交流會
2023年11月11日
《倖存者》分為三幕,第一個角度是從突然遭遇風浪卻得以生存的船員思考倖存的意思;第二個角度是從尼尼微城的民眾思考如何爭取生存及蒙寬恕;第三個角度是從約拿思考倖存之後的心態及與主的關係是否必然有所改變。巧妙的是,許樹寧不順時序來編排劇本,更刻意在幕與幕之間加插現代人遭遇危難後的情緒變化,讓觀眾更容易作代入及進行反思。
在劇作完結後的交流會中,許樹寧表示,以往他曾多次到不同堂會帶領以戲劇方式來查經的工作坊,《約拿書》是他常用於此工作坊的文本,因為在第一章中,不論船員還是約拿的遭遇也充滿張力,有極大的空間讓會眾藉投入文本世界來作思考。而在疫症過後,人倖存的心態更為突出,當他再就此思考時,他想到《約拿書》中的船員、約拿,以及尼尼微城的人也曾遭遇跟現代人相同程度的「倖存」經歷,他便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進行創作,畢竟,日常生活跟聖經從來不是切割的。
許樹寧及其創作團隊均認為,《約拿書》中的那三個「持份者」都代表了一些人倖存後的行為表徵,例如久久不能放下經歷,更被此經歷改寫自己人生;有人或許會認為忘記並不足夠,以享樂心態過活才是對為自己及他人犧牲的人最大的禮物。這就是人性。但同樣地,主創團隊認定,盼望是需要的,因它可以扭轉一切,這亦是人應有的心態。
席間有弟兄姊妹問到,在編寫劇本時,為何要一字不漏的把經文寫下,並經演員的口在對白中表達。許樹寧表示,這實為一個諷刺。因為劇中把經文完整讀出的是口是心非的人。他指出,這或許也是普遍基督徒的常態。經文是認識的,但內中含意卻是不了解的;經文只用作口傳,但不是應用在其行為的。某程度上,戲劇就可以把如此實況鉅細無遺地表達出來,亦可讓觀眾有更深切的體會。
關注到是次的劇本只把三個人的三個倖存後的心態及形態描寫出來,是否仍可把人性在倖存後的爭扎表達得更多層次時,許樹寧分享到,本身此劇有女角的,但可惜最後不能參與。他期望日後若有機會重演時,可以有女角的加入,好讓那份爭扎呈現得更立體。不過,無論如何,他相信,不同人也必然因自身的經歷而在倖存過後有不同的反應,重點始終在如何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