撇除卡路里及儲存脂肪的問題,相信沒有人是不喜歡吃東西的。
然而,我們必須承認,品嚐佳餚是絕對不容易的。當我們看電視台的美食節目時也會明白,單單說 “好味呀”、 “好正呀” 的那些節目主持人是必然地被受批評及揶揄的。所以,精準地指出那個菜式有甚麼特別,有甚麼過人之處,是相當的講究。
不過,當品評美食是一個主觀的行動時,要好好地做這樣的工作,不可或缺的或許只有一樣,那就是要存一個開放的心,不讓餐廳的氛圍、食物或食材的價格及誰是廚師來作考量的指標,仔細嘴嚼食物,感受食物的味道,那才是品評美食的正確方向。
在堂會裡敬拜、聽道,豈不是也是可應用以上的原則嗎?
香港人總愛約三五知己外出用饍。
從選擇菜式,到選擇餐廳,香港人也非常講究。不單單會為此而造訪食評網站,甚至也會詢問友人,是否曾到那些被納入考慮範圍的餐廳用饍,以進一步掌握更多資訊,慎防 “中伏”。
吊詭的是,往往人們也只是在跟別人一起用饍時才做以上的準備功夫。倘若他們只是一人用餐,基本上,除了劣評如潮的餐館,否則,也會抱著 “不妨一試” 的心態來踏進餐廳。
同伴一字的英文是Companion,原意是一起分享麵包,然後慢慢演變為同行的意思。只是,更為吊詭的是,與我們同行的人,豈不就是不會介意與我們一起 “中伏” 的嗎?
一頓有 “飯腳” 的晚餐,不是人及當中的關係比食物更重要嗎? 橫向及具深度的生命交流才是飯局的真諦啊!
當邀請了朋友到家裡吃飯,為了好好款待友人,通常主人家會使出 “混身解數”,以煮出一道又一道 “美味” 的菜式,以讓客人可以留下美好印象。
為了烹調出美味的食物,下廚的或許會翻閱由不同著名廚師所撰寫的食譜。然而,除非下廚的在此方面是天才橫溢,否則,按照食譜的指示及列出的步驟來下廚,不一定能夠製作出令人感到滿意或回味不斷的食物。
其實,食譜並沒有按照用家的口味而作出任何的調整,相對上,它只是一些經驗分享,亦只是一些由第三方 “實驗” 後 “成功” 的記錄而已。而且,好吃與否,從來也是主觀的。
信仰也是如此。關乎靈命進深、靈命復興,別人成功的方法,我們也抄不到的,尋找合乎我們成長節奏的方向才是對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