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第57期 從基督信仰看生育與不生育的觀念

    一. 香港的生育率問題

    根據政府統計處二○○六年的統計,香港的生育水平自一九八六年至二○○六年間持續下跌,在一九八六年,每千名女性生1,367名嬰兒,下降至二○○三年的901名嬰兒,至二○○六年才溫和上升至984名。當時統計處處長馮興宏便指出,香港的生育率為全球最低,「未見過有其他地方的生育率那麼低」。到二○○八年,數字雖然有所回升至每名千名女性生產1,002名嬰兒,但學者指出這其實是假象,因為統計裡有四成新生嬰兒其實是內地來港的產婦所生產。家庭計劃指導會二○○七年底進行調查,發現打算生一名孩子的婦女,由二○○二年只佔10%,倍增至26%。寧願無兒無女的婦女也由只佔5%至13%。有生育能力的受訪婦女多達80.8%不打算生育或添多一名。生育率持續下降的必然結果便是人口老化。可持續發展委員會發表的《為可持續發展提升人口潛能》,也指出香港社會老化的問題嚴峻,六十五歲或以上的老年人到二○三三年時,會達香港整體人口的26.8%。

    生育率減少的原因眾多,家庭計劃指導會的調查顯示,遲婚及經濟壓力是香港家庭不生育的重要原因。該會發現香港婦女自覺年紀大、不願當高齡產婦的女性,由二○○二年的5%勁升至37%,反映年齡是影響生育意願的重要因素。另外,多達四成受訪者認為養育孩子經濟負擔重,故不願生兒育女。另外,個人的意願是推動婦女生育的重要因素,有51.4%及18.6%的受訪者分別表示因為喜歡孩子及孩子能增加生活情趣而想生育孩子。以上的統計似乎指出不生育是一個頗複雜的社會現象,其中涉及經濟、社會結構及個人的因素,但香港兩位社會學學者卻不約而同地從「個人化」社會的方向來思考這問題。

    二. 社會壓力與害怕生育

    浸會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邵一鳴指出,現代人已不會是因為社會的規範及要求而生育,反而害怕生育影響個人享樂,是不願意生育孩子的重要原因,這看法引諸以上的統計並非無的放矢。他因此指出,社會制度要配合這種享樂的方向,才能推動生育:「為了個人享樂而不生孩子,看來是一個自私行為,但是既然生孩子是出於個人利益,那麼個人為甚麼不能選擇享樂而要生孩子呢?香港已經進入消費型社會,個人享樂是個人消費的主要來源,經濟發展亦要依賴國民消費,我們為甚麼不能接納個人享樂是一件天經地義的事呢?如果社會能接受這種個人選擇,社會便會提供幫助,使生育和個人享樂兩者並無衝突。現在香港社會把生育視為個人行為,但又不能提供服務使個人不用為了生育而放棄享樂,這是『制度滯後』。」

    其實,政府是否能成為問題的答案也是疑問。美國社會學家Arlie Russell Hochschild的研究發現,上班族一方面會投訴工作與家庭的壓力令他們有著難以承受的壓力,另一方面政府的友善家庭政策,雖然為他們帶來額外的時間及空間照顧家庭,但他們卻仍會選擇上班而非照顧家庭,因為覺得在工作中獲得更多的個人滿足感。另外,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梁世榮從高度個人化的後工業社會帶來的風險社會,指出在現代社會中,政策制訂者和專家組成的聯盟一方面製造了社會的一些風險,另一方面卻又建立一套話語(discourse)來推卸責任,形成所謂「有組織的不負責任」,致使群眾對制度不信任及不滿,從而對政府的政策也產生觀望態度。他發現:「藉著報章報道的個案,的確有助我們捕捉香港人對政府政策的觀望態度……在香港這樣的政治經濟環境下,香港人的風險意識不可能不高,生育兒女也不可能不趑趄不前。」

    從梁世榮的描述,個人化社會的終極也是一個不利生育的社會:「簡言之,人愈希望如社會所要求過自己的生活,生育兒女就愈來愈會成為有意識的計劃及計算,因而出現了『兒女問題』。尤有甚者,如Beck所刻畫:思考到它最終的結果,市場模式的現代化是一個沒有家庭及孩子的社會。」

    個人化風險社會理論讓我們知道,現代人的生育問題絕不是一個純粹經濟的或心理的問題,而是社會在強制我們作出它看來「成功生活」/「優越生活」的「個人」生活產生的結果。但這種生活的追求,卻沒有為我們帶來真正的幸福,反而叫我們發現自己在承擔不能承受的風險,因此對一切不可控制的事(包括生育)裹足不前,或選擇承擔較少的風險(如以飼養寵物取代)。

    三. 愛的關係突破風險

    從基督信仰的角度來看,我們有著回應個人化風險社會為人帶來高度焦慮及心理壓力的豐富資源。神學家Adrian Thatcher指出,現今社會強調個人化,人的自我身分要由一生的成就來界定,人的愛是由個人的愛引申出來(Thatcher更認為我們對這種愛觀到了一種偶像崇拜的地步),因而使婚姻變成人生的附加物,兒女更是可有可無。但基督信仰正好能對應這種個人化產生的問題,因為信仰強調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他是一個活在關係中的個體(person-in-relation,筆者認為這也與中國「人者仁也」的說法類同),他的身分不是來自個體爭奪的成就,而是來自關係網絡,人的愛也是來自三一上帝無私、捨出、相互的愛。人不須以自我成就來界定自己,反而是在親密關係中重新認定自己早已被愛我們的上帝或人賦予我們的價值與身分。因此,人的婚姻便是三一上帝無私、捨出、相互的愛的實踐,讓人明瞭自己的價值。兒女更因此是上帝對婚姻的祝福,因為人養育兒女,正好反映著上帝對人類──祂的兒女──不變的委身及照顧,也讓人體會上帝的心腸。如此,兒女便不再是我們的風險,我們也不用個人的成就來證明自己,反過來我們在愛的關係中便獲得整全的生命意義,兒女也成為我們體會生命意義的禮物。筆者相信,這種關係及禮物的觀念能令我們在各種現代養育兒女的壓力中找到歇息之處。

    除了關係的層面外,生兒育女的選擇也顯示著我們對生命的「開放」。天主教的家庭研究學者Mary Shvanandan提醒我們,願意生兒育女,其實是代表我們願意開放對上帝、配偶及兒女自己,使他們有機會參與在自己的生命中。筆者認為,這種開放性正正讓孤單的現代人能有機會重建那些破損的關係,重建人際間的互信、互愛、互相等待盼望。Shvanandan更指出,我們的開放,其實會帶來真正的「超越」──提昇自己,因為我們能有勇氣進入一個新的人生體驗及階段之中,也為別人的緣故,承擔更多責任。

    其實以上這些說法也很切合詩篇一百二十七篇的教導:「你們清晨早起,夜晚安歇,吃勞碌得來的飯,本是枉然;惟有耶和華所親愛的,必叫他安然睡覺。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所懷的胎是祂所給的賞賜。」我們若將在人生的困難/虛空(枉然)放置於上帝對人的愛中,放置在上帝的掌權中(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枉然勞力),我們便可以發現生兒育女其實是上帝給我們的福分與禮物。

    到這裡,讀者或許會覺得本文提供的答案只是在於扭轉觀念,對現實無補於事。其實筆者在文章前半部引述的社會學討論,便是嘗試指出個人化因素在不生育決定的重要性。基督徒心理學家Carrie A. Miles更直截指出,現今家庭不生育的問題是我們富裕社會的消費選擇。因此,我們雖然可以要求政府及僱主多推動友善家庭的政策及措施(特別是基督徒僱主及教會可作出更多的試驗計劃),但作為現代風險社會的問題核心的個人,也需要從信仰裡更新我們的觀念,讓我們有更多空間接受上帝給予我們人生的禮物。

    四. 運用上帝的祝福及信心突破風險

    不少信徒是因為恐怕不能負起沉重的責任──兒女學壞、不受管教、身體出現殘疾,而考慮不生育的。另外,有些因個人成長經歷的影響,不想重蹈父母的覆轍而不想生育。人在憂慮及恐懼之下,生兒養女的責任未免過於沉重。不過,創世記一章28節記載了上帝賜福予男人和女人:「要生養眾多……治理這地」。由此可見,生育是上帝給予人的福分。因此信徒在這殘缺的世代中,除了擔心各種各樣的憂慮及困難,更要看到上帝的賜福。否則,我們便是只以自己的意思為先,對上帝在創世時已給予我們的福氣置若罔聞。祝福的神學也提醒我們,孩子除了是我們的責任外,也是福氣。有牧者告訴筆者,有信徒在生育兒女後,夫婦關係增進,生命得到改變。由此可見,若我們能正面面對生育,它的確是上帝賜與人的福氣。並且,祝福神學告訴我們,婚姻真正的意義,不純粹為夫婦兩人的喜樂和幸福而設,上帝對世界的延續有一個美好的心意。如此,養育兒女可能是一個挑戰,甚至是一個遺憾,卻其實是神賜人的操練和祝福。它操練我們欣賞上帝的作為,順服上帝藉著兒女給我們生命的提醒,教導我們要改正自己,成為兒女的榜樣。

    除了祝福神學之外,我們也要運用信心來面對生育的問題。若能明白不是我們的計劃,而是上帝在主導自己家庭的前途,便可較放膽面對生育種種的不確定因素。例如,不育也是今天困擾已婚人士的一個問題。若在尋求醫療幫助之後仍沒有所出,心裡實在會有不少的失望。這時候我們若能以信心信靠上帝的安排,將生命投入在福音的「生產」上,定會經歷到保羅的體驗──得著從福音所生的孩子的福氣與親密。

    不過,香港教會面對這問題的方向是令人憂心的,我們的發展並不是朝向生命的超越,而是更精巧的消費主義。最近有團體舉行貓狗崇拜, 讓不少視寵物為己出的年青夫婦,或視寵物為知己的單身人士,與他們的寵物一起敬拜。或許,我們將動物的「屬靈」需要提昇至非用「屬靈」運動來服侍不可,其實是沒有檢視到自己及自己的群體,人際關係已十分疏離及破碎,而需要在動物身上彌補。有趣的是,面對破碎的關係,耶穌基督乃呼召兒童、那孤獨的撒該、妓女、痲瘋病人到祂面前,卻沒有要我們帶動物到祂面前來。若我們不肯生育兒女,害怕他們在社會成長有著這樣那樣的風險,並不想面對教導他們的種種辛酸,而轉為帶一隻寵物到主面前;若我們教會沒有好好愛那些孤苦的人,而只是讓他帶著寵物向主敬拜;若我們不敢服侍那些不是那麼可愛的弟兄姊妹,而服侍一隻寵物,讓牠在主前敬拜,祂會有何感想呢?

    註:
    此文的內容按神學及時事立場委員會各委員的意見修訂,作者特此鳴謝!

    撰文:郭偉聯博士
    督印:神學及時事立場委員會
    (張永信牧師、李耀全牧師、譚廣海牧師、許朝英社長、郭鴻標牧師、何國華牧師、趙崇明博士、郭偉聯博士、姚添壽牧師、莫澤明牧師)
    基督教宣道會香港區聯會出版 (版權所有 翻印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