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第53期 金融海嘯的省思

    剛出現的金融海嘯是美國大蕭條(The Great Depression)以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

    事緣上一個世紀九十年代的科技股爆破後,為刺激由「911事件」所引起的低迷的經濟狀況,以美國為首,全球進入低利率時代。為鼓勵信貸以支持消費增長,市場全球化及金融自由化亦成了各主要經濟體系的目標。相關的政策除鼓勵生產及消費外,亦大大刺激了美國的地產市道。於是,各樣以抵押貸款為基礎的金融衍生工具亦應運而生,大行其道。美國政府大肆鼓吹置業,各銀行為了爭取客源,增加利潤,不斷巧立名目以推廣按揭業務。按揭經紀與投資部門、保險公司及評級機構聯手起來,將各款式的借貸包裝成一種結合性衍生工具CDOs(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s),即「抵押債務證券」,其被譽為安全指數AA或AAA級別的,於全球發行,以賺取高佣金及得著新的資本,繼續擴張其信貸業務。

    抑有進之,個別投資銀行如雷曼兄弟,設立了子公司,把這種證券加上槓桿效應,藉著利差謀取暴利。在高峰期時,其槓桿比率竟然超過30倍。繼而,保險公司為開拓保費來源,亦涉足於抵押債券。例如美國國際集團 (AIG) 亦出售另一種衍生工具CDS (Credit Default Swap),旨在保障投資者免受因所投資的公司破產而受損。以上種種所謂的金融創新,骨子裏投資風險相當高,卻成了被譽為高度安全及使市場更有效率的投資浪潮,席捲全球 (可惜最後卻成了金融海嘯,把財富沖走),為不少公司及個別投資者帶來巨富。人們都爭相跟隨,一時蔚為風尚。

    可惜自2007年開始,美國房地產泡沫爆破,同時引爆了以上種種投資所存在的風險。因著樓市大幅回落,不單次按業主,就連很多以正常方式按揭的業主也成了負資產族群。相關的投資公司及金融機構虧損嚴重。其所發行的,相關的衍生工具所引致的虧損尤為慘重。如果沒有外援注資,破產及倒閉是必然的厄運。各大小銀行告急,悲觀的市場情緒所沉澱下來的,便是信心的分崩離析。美國股市應聲滑落,消費市道不振,大小企業的營運亦告急;裁員、減薪、欠薪,甚至倒閉絡繹不絕,民心更虛怯,窒息了消費市道,成了惡性循環。由於全球經濟一體化,以上的情況,如骨牌效應般出現於全球。再沒有所謂資金避難所,世上已沒有任何經濟體系可以獨善其身,倖免於難。再者,經濟危機可能引發政治不穩,某些國家可能因而政經同時不濟,後果堪憂。

    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危機

    資深財務策劃及投資顧問吳澤偉指出,當今的金融市場的氣氛是賭博而非投資。金融市場已成賭場。究竟問題出在哪裏?

    回望自1989年蘇聯及東歐集團倒台後,共產主義與資本主義對峙,漸漸變成了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獨大的局面。在世貿組織大力推動下,世界經濟一體化漸漸成形。市場經濟的理念是,相信生產及消費市場是會自我調節的,市場的供與求影響著商品的價格,產生了自我調節的機制,這便是所謂「無形的手」,這種調節是無須政府干預。政府的監控,即所謂「有形的手」,亦應愈低程度愈好。

    前美國聯邦儲備局局長格林斯潘一向奉行「無形的手」的政策,相信市場會自動調節,政府的監控極少。如今發生了這嚴重的危機,格氏亦坦言他是失職於過分相信「無形的手」的市場經濟。由此可見,「無形的手」的理論是市場經濟學的一項理想,現實卻往往出現問題。問題是人心的詭詐、貪婪,再加上自私自利,很容易會濫用這種自由經濟市場的空間,殘民以自肥,亦無須憂慮會犯上官非。例如破產後雷曼兄弟的前行政總裁Richard Fuld仍然擁有巨富 (他過去工作八年,共獲薪酬及賞金共4億8千萬美元),而完全不用為公司的破產負上任何法律責任。

    按此了解,純粹「無形的手」的自由經濟,至終產生的因果效應,便是如今的金融海嘯,其殺傷的層面浩大,經濟損失慘重,更甚於多年前的南亞海嘯。我們相信,有一定程度的政府監管是需要的。從維持治安的層面,政府有責任防止商業罪案的發生。從民生的層面,一個對黎民百姓負責任的政府,當然不能官商勾結,反而要為民請命,有必要保證一般老百姓對於其所購買的商品,包括投資工具,得著應得的,可靠的資料,以避免因無知或被誤導而生的損失。香港政府有消費者委員會,其察驗著市面上各類商品的素質,然後向市民提供資料,好讓市民能精明地消費。投資工具亦是一種商品,同樣需要政府有關部門去檢視和鑑定素質。

    市場經濟需要專業道德操守

    畢竟,市場經濟的理念,大企業存在的目的便是要牟利。要賺錢,便要促銷,人們都要成為消費者,為了要提高人們的消費意欲,商品經過精心的包裝,藉著廣告推出市場促銷以提高營業額,公司便能因而獲取豐厚利潤。從消費者的角度看,這次金融海嘯所帶給人們的,是把高風險的衍生工具,包裝成極為安全的投資促銷。人們在不知情下紛紛失陷,成了大財團賺錢斂財的犧牲品。由此可見,沒有道德操守的自由市場經濟是極具殺傷力的。

    最近滙豐銀行的高層領導人基恩(Stephen Green)指稱(The Standard, Wed, Nov. 26/2008, p. 2),從這次金融危機裏,我們必須肯定,改革應該開始自道德的層面。更好的風險管理及監管是需要的,然而如果沒有一個正確價值觀的文化,單靠風險管理及監管是不足夠的。基氏一語道破了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所潛存著的問題。《與成功有約》的作者柯維(Stephen Covey)亦堅稱,在追求成功上,技巧和魅力屬次要,最重要是個人的品德,而我們的社會極待重建品德。事實上,儘管我們最終能避過這場金融災劫,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在經過暫時的調整後,大概仍將在全球大行其道,如果社會上沒有高尚的道德文化作為制衡,儘管政府作出某程度的監管,正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總會有人構思出另一套譽為商機的斂財奇招,連監管機關也招架不住。由此可見,為社會建立高尚的道德價值觀,才是治本的良方。在此,作為社會良心的教會,可以在此盡上綿力,啟引政府為社會打造一個更理想的道德價值觀,才不失為世上的鹽和光(太五13-16)。

    盡信廣告不如無廣告

    從另一邊廂看,作為消費者的我們,也應該從這次風暴中汲取教訓,對於包裝了的商品,尤其是所費不菲的,要對其有充分的了解,才要購買,避免被瞞騙的危險,才是負責任的消費者。最近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使筆者想起,多年前世界掀起奶粉浪潮,在那段日子母親們都樂意用奶粉取代母乳餵養嬰兒,例如南美的大國巴西,1940年餵母乳的數目是95%,但在美國雀巢奶粉的廣告推銷下,1974年下降至40%,到了1982年則只有20%。但亦因著吃奶粉的原因,嬰兒頭六個月的腹瀉個案上升了10%。事實上,只有母乳能將母親的免疫能力傳給嬰兒,而且是最容易被嬰兒吸收的,很少會引起腸胃敏感或消化不良。

    筆者兒時是飲煉奶長大的,那些日子煉奶大行其道,一首有關的廣告歌「歌猶在耳」:「某牌煉奶,營養豐富最有益,營養豐富最新鮮」。煉奶含高度的糖分,只此而已,再沒有其他的營養素,談不上有益;煉奶是罐頭式包裝,完全與新鮮扯不上關係。這是一個不盡不實的廣告的典型。可惜筆者的母親被廣告出賣了,天天要我們飲煉奶。於是,母親與我們都成了被蒙騙的受害者。回想起來,實在心有不甘,這一點,使日後的筆者很注重食物的營養,甚至讀大學時,亦有修讀有關的科目。以上的例子是舉一反三,足見我們在購買某商品時,不單只要比較價錢,還要弄清楚商品的質素,採用時有沒有副作用,購買時會否附帶條件,在哪裏購買才是貨真價實等。金融海嘯使我們更要小心市場上的金融產生及投資工具這類商品,我們須要花時間探究,作深入了解。如果發現情況是複雜難明的話,選擇暫時不購買,亦算是上策。

    作個精明的消費者

    活在廣告促銷處處的環境裏,人們的消費意欲被撩起來,很容易養成靠借貸度日的惡習。例如在居住方面,購買房屋的首按是為了居住的需要,這是無可厚非的。如果二按(即加按)是為了享受 (如買名貴房車、超大高清電視機及作豪華旅遊等),則是可有可無,純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前者是「需要」(needs),後者是「想要」(wants),二者截然不同。大公司促銷的伎倆,便是大大提高人們的消費意欲,並且把「想要」包裝為「需要」。他們的策略,便是使人的自尊心,建造在擁有品牌的商品上。如果你沒有這些名牌物品,便是很悲慘和卑賤。於是為了要使自己好過些,儘管借錢亦要把這些東西據為己有。

    筆者於加拿大居住了好一段日子,發現加拿大的銀行很重視客戶的信譽(credits),而信譽是要用悠長的時間才能建立的,例如經年累月地按時償還信用卡的款項,從沒有在金錢上有任何的拖欠等。因此,信譽是難能可貴,實應好好珍惜。借錢買心頭好,甘冒不能還款的危險,把信譽置於危牆下,是極為不精明的消費方法。

    在此,吳宗文牧師說得好,如果外在環境不能調整,可調整的就只是內在價值和信念。在金融海嘯下,專家都預計,漫長的經濟寒冬將至,人們要為此作好準備,其中尤以是學習過簡樸的生活。意思即是說,我們要重新檢視自己的價值觀:我們心中有沒有金牛犢(出三十二1-6),追求財富是否已成為我們人生的首要目標?以致我們全神貫注於以「錢搵錢」的方式投資,其實已變成事奉瑪門 (太六24)。並且釐清甚麼是「需要」,甚麼是「想要」,以至我們能在錢財上「賺得合宜,用得其所」,作神稱職的管家。

    末世情懷中信心的危與機

    世界經濟一體化是一種末世現象,啟示錄十三章18節描述:「除了那受印記,有了獸名,或有獸名數目的,都不得作買賣。」這裏是指末世將會出現的敵基督帝國,將以「買賣」作為操控人的機制,使人服膺於其霸權之下。「買賣」代表了經濟活動。換言之,經濟力量被用作主宰人的命途。這一次金融海嘯對全球的震撼足以照明經濟力量實在龐大,不容我們低估。不少經濟學者和資深商人紛紛承認,這一次金融危機的問題,實在是極度錯綜複雜,甚至美國政府也只是「見招拆招」地回應,嘗試去緩解問題,完全沒有洞燭先機的能力。一如最近《時代雜誌》的專文所形容的 (Times, Sept 29, 2008, p. 18),每一天都出現另一場經濟驚慄片(financial horror show)。當專家還在籌算如何走出他們賴以成功的框架,緩解這場浩劫,在惶惑中誠信盡失之際,作為基督徒的我們,應該因著父神的全能及主宰權,表現出處變不驚,生生不息的韌力。與此同時,約翰福音一章14節指出,救主耶穌基督是「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強調了聖子耶穌拯救世人的方法,便是成了一個活生生的人,進入世人當中,了解人生的疾苦,成就了拯救世人的豐功偉績,是為「成了肉身的神學」(incarnational theology)。按此了解,教會作為基督在世的延續,活在這天災人禍頻仍的末世裏,教會同樣要秉持這「成了肉身的神學」精神,進入災場,與災民共度危難。教會的使命不是單單作出即時的救援,更要長期在人群中建立信任的關係,才能發揮美善的生命力,以抗衡天災人禍的摧毀力。教會的領袖們更應發揮屬靈的權柄,發動一場「信心保衛戰」,向信徒及世人提出真正的信心基礎,是在於父神藉著聖經,在耶穌基督裏所給予我們豐足的應許,一如哥林多後書一章20節所言:「神的應許,不論有多少,在基督都是是的,所以藉著他,也都是實在的」。而在神的底信實和慈愛裏,必然實現祂的應許,便是耶穌基督榮耀的再來。信徒務必深入地研經,禱告仰望投靠神,自強不息地活下去。

    作為世上的鹽和光(太五13-14),教會的社會責任,便是把惶惶不可終日的世人帶到神的面前,使他們因著神的肯定,重拾對生命有信心。並且因著教會與他們共度時艱,心靈深切感應到從神而來的力量,信心得著堅固。一如保羅所力陳:「看哪,現在便是悅納的時候,現在便是拯救的日子」(林後六2)。

    化自己的「想要」為他人的「需要」

    最後,在個人所能夠做的層面,一如美南浸信會神學院的院長慕拿(Mohler)所指稱,我們在經濟上所作出的選擇,在在顯示了我們個人的道德修為。而近期《今日基督教》的一篇專文更表示,最有效對付貪婪的方法便是慷慨(Christianity Today, Dec 2008, p. 22)。在此,主禱文有曰:「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太六11)。日用的飲食屬於我們的「需要」(needs),我們大可放心、放膽地向神祈求祂的供應。至於「想要」的東西,也許我們可以將其所要花的金錢,用作幫助有「需要」的人。這種慷慨,能夠使別人親驗神信實的供應,感恩之心,油然而生,便將榮耀歸給父神(林後九12-13)。

    末了,願以此文彼此勵志及勵行。

    (本文待續)

    撰文:張永信牧師
    督印:神學及時事立場委員會(曾立華牧師、胡志偉牧師、李耀全牧師、譚廣海牧師、許朝英社長、郭鴻標牧師、何國華牧師、趙崇明博士、郭偉聯博士、姚添壽牧師、郭瑞榮牧師、張永信牧師)
    基督教宣道會香港區聯會出版 (版權所有 翻印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