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oet is, not only as poet, often the pioneer of the scientist or philosopher, and the suggester of divine messages to prophets. William Norman Guthrie, ‘The Poet as Prophet’, The Sewanee Review 6, no. 4 (1898): 402–12.
T. M. Allen, Heaven and the Popular Imagination (Eugene, Oregon: Pickwick Publications, 2018).
Susurro Reflejo︰信仰的P牌仔
作者︰翼長︱ 2024年11月18日
黃偉文在《新牌仔》所填的詞捕捉到人經歷成長過程的精髓,令「P 牌仔」成為一幅連基督徒都可以挪為己用、用來理解屬靈生命成長的圖畫。所以,難怪 W.N. Gutherine 早在1898年前寫到「詩人(包括填詞人)不只是詩人,經常是哲學或科學家的先驅、以及先知神聖訊息的啟發者」。[1] 在流行文化和音樂之中,我們仍然可以找得到三一神的普遍的恩典和啟示、因為聖靈一直運行人類社會中,讓人類得以經歷和瞥見祂。[2]
歌詞中描述人一生一直都如像 P 牌仔、不停重新學習、重新上路。「讀完目前學位 又有下條難題」「像無限重讀生 做個學神前行 原是基本的人生」。我們的信仰可以怎樣理解這一種不斷要重新開始的現象?神真的會不斷地推倒我們建立和栽培的事情、如像事業、關係、能力等等、來迫使我們成長嗎?
在我們的信仰中、其實有不少取材自聖經、描述成長的圖畫都是累積性的(Accumulative)。舉例來說,建築的圖畫:「你們像活石,被建造成為靈宮」(彼前2:5);建造房子在磐石和沙土上的比喻(太7:24-27)。於是,我們會認為基督徒生命的成長就彷似建築一樣,要打造穩固的根基和基本功,再慢慢向上發展。
另外,常見的還有植物的圖畫:「我是葡萄樹,你是枝子」(約15:5);聖靈的果子的比喻(加5:22-23)。於是,我們會以為基督徒生命的成長如像栽種植物一樣,要有人栽種、有人澆灌。雖然天父在過程中亦會修剪橫逆的枝節;或是在層層建築上建構新的事物,使生命更上一層樓。但是,整體而言,植物也好、建築物也好,都一向向上延展、向下深根建造。所以,我稱這一類的圖畫是「累積性」。如果循着這一類的圖畫來思考和理解我們屬靈生命的成長,我們容易傾向重視成長中的加法(Addition):累積經驗(CV)、培育技能(多考幾張牌照和證書)、擴闊人脈(Friends & Followers)。但是,我們如何以信仰的資源、來理解《新牌仔》所描述的人生圖畫呢?為何人生要重複成為新手、重新上路?
借用耶利米書另一幅的圖畫,或可詮譯《新牌仔》所描述的P 牌仔現象。耶利米對以色列的預言就提到:神要拔出、拆毀、毀壞⋯⋯「我何時論到一邦或一國說,要拔出、拆毀、毀壞⋯⋯」(耶18:7)當然,當年的對象是猶大和周圍的邦國,而所論及的亦是神對他們的審判。不過,若果拉闊我們的視角,我認為神對它們的審判、尤其對其子民所作的、並非單純的懲罰復仇。聖經神學中視救恩和審判是一體兩面的。換而言之,神的審判其實亦在引導祂的子民成長——成為聖潔。所以,猶太人在被擄歸回對一神崇拜的堅持更勝過往。所以,神要「拔出、拆毀、毀壞」、亦可以理解為祂「成聖」工作的一部份。
我認為P 牌仔的人生現象就彷如被「拔出、拆毀、毀壞」一般。人生總有時候面對要重複成為新手、在新的跑道上再重新起跑。當人被迫要移民異地、親人突然離世、要轉換職場、離別捨棄舊有和進入建立新的關係時,這種被「拔出、拆毀、毀壞」的感覺就更為強烈。這是用「加法」的成長觀不能完全解釋得到的。我們是有限的人類,並不能判斷到這種經驗是審判還是試煉,但是我們卻可以肯定這種人生經驗是「成聖」的一部份。祂令/容讓我們不斷地成為P 牌仔、人口中所講的學神,目的也就是為了學神。讓我們就視自己是信仰的P 牌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