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咒術迴戰 》官方劇照
咒術迴戰的世界中,咒靈是由人類的負面情緒所產生。而咒術師的工作就要解決咒靈,將其「除祓」。而除祓在日文中就是「はらう」(ha-ra-u),同字同音同時有「払う」(付費)的意思・它們拼音跟串法一樣、但漢字不同,這也可算是是一字多義。
但是,箇中的語意雙關卻令人意會到:要為他者潔淨負面情緒,就必須有人要付出代價。這在《懷玉·折玉》篇中,夏油傑的經歷可以說是最具代表性了。他在故事中有一個技能,這就是把咒靈吞食。但是,他形容味道如同嘔吐物一樣似的;這可以稱得上為「代價」。另一邊廂,另一位咒言師、名為「狗卷」,他可以用聲音除拔咒靈,感覺就如上帝一樣「命立就立」——不過,他說的每句話都要帶來聲帶的痛楚,所以他每次除祓咒靈時,都要買喉痛噴霧。這都算是等價交換吧?
彼得在新約聖經中曾這樣的說: 「耶穌基督付出祂的血,為我們的罪潔淨。因他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他被掛在木頭上,親身擔當了我們的罪,使我們既然在罪上死,就得以在義上活。因他受的鞭傷,你們得了醫治。」(彼得前書2:24)
基督教初代有一位神學家(Gregory of Nazianzus)藉這節經文來演繹耶穌對人性罪惡的「除祓」。
「沒有被承擔的,沒有被治癒」
換句話說,惟有被承擔的,才能夠得被治療。
同樣,聖經提到基督徒都應用心用力嘗試進入憂愁的世界、與憂傷困惑的靈魂同行、聆聽他們、正視他們,將壓在他們心頭或是心底的淤泥清理,梳理、除祓。這種耗神、耗心、耗力的事,其實是人難以勝任的。
雖然基督徒是需要承擔其他人的人,但他們亦是被耶穌首先承擔了生命的人。祂治療、安慰我們、以致我們可以治療承擔其他人。所以,基督徒時常奔往人與神的中間。我們在人間「はらう」、又回到神的面前、被神「はらう」—應說是はらわれる(被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