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5 社服處
285 社服處

285 社服處

同心.同行.愛同在

吳燕卿

這三年以來,社會各界共歷時艱,一同應對「疫」境。近來日子雖漸趨復常,但不少人仍未擺脫疫情陰霾,當中不少是長者及其照顧者。

「賽馬會樂齡同行計劃」港大團隊於去年研究,34%受訪長者感到孤獨、焦慮或抑鬱,數字較疫情前顯著上升。隨著人口老化,「老護老」的情況愈來愈普遍,社區對支援服務需求也日見殷切。然而,日間照顧和物理治療服務卻輪候需時。常規資助服務無法有效應對急增需求,長者和照顧者仍然受著關顧不足的困境,情況令人擔憂。

宣道會社會服務處一直致力回應社區的需要,努力填補主流服務的隙縫。本會屬下的兩個自資長者中心──翠樂長者睦鄰中心和海濱花園耆學軒,對應上述情況,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疫情期間和疫後的恢復階段。我們為區內有需要的長者提供多種服務,包括疫後復健運動、物理治療服務、個人照顧和家居訓練等。此外,我們在2021至2023年推出「歇息得力護老者中心」計劃。此計劃得到香港公益金的支持,為長者提供照顧服務,減輕照顧者的壓力,實現「社區照顧」和「老有所屬」的目標。

護士提供護理及健康檢查服務
服務使用者正進行認知及運算訓練

(相片攝於海濱花園耆學軒)

為了延續照顧服務的需求,自今年5月起,海濱花園耆學軒成為社會福利署「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試驗計劃」的另一個服務單位。該計劃使合資格的長者能夠根據個人需要選擇合適的照顧服務,支持他們「居家安老」。海濱花園耆學軒可以為荃灣區的長者提供更全面的照顧服務,包括上門認知訓練、接送服務、日間暫託服務、護士服務、物理治療和健康評估等。此外,培訓專業照顧人員也是計劃的重點之一,旨在為區內的長者及其家庭提供更多的支援。隨著服務於9月正式恆常化,受惠人數將逐步增加。

儘管資源有限,兩間非資助服務單位仍然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回應社區需要,靈活應對挑戰,填補主流服務的不足。作為自負盈虧的單位,每年都需要依靠其他收入和基金的支持來營運。感謝堂會和弟兄姊妹愛心的支持,實踐結合信仰及服務,發揮果效!然而,由於今年我們沒有獲得公開賣旗籌款的機會,營運經費更見緊絀,還請大家禱告紀念事工的發展,以及用行動回應我們的財政的需要!感謝聖經的提醒:「憐恤人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必蒙憐恤。」(太五2)

願大家繼續同心同行,彰顯基督的精神,為社區帶來愛和關懷,讓那些處於困境中的人看到曙光!

(作者為社會服務處總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