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學ABC
楊慶球
曾有會友問我在神學院教甚麼科目,我對她說「神學科」,她即時的反應是︰「好深奧啊!」很多信徒都有這個感覺。這感覺是對的,因為神學是一門嚴謹的學科,但它同時富有趣味性和實踐性。很多神學生上過神學科後,都覺得神學不是莫測高深,而是與生活息息相關。
我們先談基督教神學的意義。神學(Theology)來自希臘文。Theo – 是指上帝; logy(logos) – 即道理、學問;所以,Theology,是指有關研究上帝的學問。
希臘人研究學問有四部曲:分析、探究、明白、掌握,這方法論用在學問上沒有問題,但用在神學上卻有其限制,因為人不能經過分析、探究、明白後,能最終掌握上帝!上帝不能成為研究的對象,因聖經的上帝超過人的理性所能分析的範圍,如果上帝在此範圍內,如果上帝需經由科學來證明,即上帝在科學內,科學高於上帝,這並不是聖經中的上帝。
上帝不可能成為人的研究對象,若人能夠證明上帝的存在,則看低了上帝;如果上帝能被科學證明,則科學高於上帝!因此有人說,既是這樣,上帝即是不可知。 上帝雖然超越,但祂是可知的,否則我們無法與上帝溝通。因為上帝把自己放在時空中,讓人可以聽見、看見、認識。所以,人的研究對像是上帝的啟示,而不是上帝。上帝無形無像,但祂透過大自然等受造物、聖經和耶穌基督把自己啟示出來,使人在其有限的能力中也能夠認識祂。
耶穌基督是上帝的啟示,是真實的、人都能夠看到、聽到祂的存在。「從來沒有人見過神,只有在父懷裡獨一的兒子將祂表明出來。」(約一18)而在舊約時代,上帝的啟示藉以色列人的歷史及先知的宣講表明出來,同樣是客觀、所有人都可以聽到的。
因此基督教的神學不是由人的冥想,或由人的智慧創造出來,而是透過神自己的啟示;啟示真實存在而客觀。它在歷史中發生,也要總結歷史──即或全世界的人都不相信耶穌,將來祂還是會回來,更新宇宙。
啟示的本質是上帝賜給我們,為我們揭開祂創世以來的計劃。啟示不是由我們發明,它是上帝給予(is given)我們,因此啟示的本質是恩典,讓人透過啟示可認識上帝。 除了上帝給我們的啟示以外,沒有途徑可以直接認識上帝,特別是指上帝對人和對世界的救贖。所以,我們必須尊重上帝的啟示,要存敬畏祂的心研究神學,研讀聖經!
上帝通過啟示與人交往、溝通互動,啟示以外找不到基督教所講的上帝。聖經是神給予我們的其中一項啟示,如果人不回應,聖經就只是一堆文字,對人沒有意義。昔日我在中學教聖經科,有些同學考試很高分,但聖經對他來說只是求分數的工具,沒有其他意義。惟有當人謙卑聆聽上帝的話,這話帶著能力,與人互動,才產生意義,改變人的生命。
基督教的神學一點也不神秘,對所有人開放,問題是人如何回應。
(作者現為加拿大宣道會退休牧師,曾擔任建道神學院、中國神學研究院教授、加拿大恩道華人神學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