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心志於一事
編輯室
近年提早退休的李婉慧(Vivien),小學五年級在學校決志信主後,就緊緊跟隨主。初中時得到師姐帶領到宣道會美孚堂參加周六學生團契,第二天,她就自動自覺參加主日學和崇拜,一直沒有停止。穩定的追求,讓她奠下良好的信仰基礎,高中時即成為小學生團契導師;而「導師」這身分,幾乎沒有轉變過。
她的專一,也在多方面展現。大專畢業後任職物料測量師,在同一公司工作了29年!若不是數年前選擇提早退休,專心照顧家庭,大概會繼續下去。初入職時參加了公司團契,得到一些前輩指導,前輩相繼離職後,她和其餘的同事一起帶領團契、舉行福音活動,得到不少支持,是一段十分快樂和感恩的時光,可在職場事奉主。她和丈夫Wilson 也是在公司團契結識,繼而拍拖結婚。Wilson 是荃灣堂會友,Vivien 婚後也「嫁到荃宣」,並隨Wilson在大專團契當導師,十多年來陪伴大專生成長,見證他們步入職場、組織家庭,成為執事和傳道。
八年前Wilson和兒子想轉到小型堂會聚會,Vivien 亦有感動想多參與開荒佈道工作,「我會自己製作單張,趁乘搭的士時派給司機,向他們傳福音」。想到荃宣2010年在大圍開植了美田堂,家住沙田的他們就以之為不二之選。雖然不是首批植堂隊伍,但夫婦轉到美田堂聚會後,就協助組織家庭小組,其後亦參與崇拜主席、主日學等各種服侍。
由於加租幅度大,美田堂不得不遷離舊址,感恩前年購入新地方。Vivien和丈夫的專業背景,使他們順理成章加入了購堂小組和裝修工程小組,Vivien亦擔任堂委。新堂址面積只有從前租用的三分之一,帶來不少限制,「初時都會質疑:這麼小的堂址如何發展呢?」但購堂和裝修期間,神賜下奇妙的經歷讓大家克服難關,從而深信堂址是神的預備,「有姊妹說:這是一間神奇的教會!」為適應轉變,大家不斷調適,如改為兩堂崇拜、在附近租用地方作青少年主日活動。資源限制下,神卻擴闊了大家的盛載力,更多參與事奉;大家亦因此發掘到個人恩賜,「若不事奉,如何能知道呢?」


新堂籌款期間,Vivien邀請了家庭小組的姊妹設計多個籌款活動:讓小孩子繪畫「未來教會」然後做成郵票;肢體親製手工皂、曲奇、香薰蠟片,各人因同心事奉而喜樂滿足。母堂荃宣會友贈送一批手袋和頸巾供義賣,要九噸貨車才能裝運!Vivien和姊妹日日夜夜在堂會為物品分類定價,辛勞中卻鞏固了主內情誼。


她說遷入新堂址後,還在摸著石頭過河。信二代升中後不易招聚,加上地方緊張,青少年聚會要一變再變。弟兄姊妹既關心亦擔心,在惱人的討論中反而興起更多服侍者。Vivien最近亦加入青少年團隊,正積極籌備租借新場地,盼重新凝聚青少年一起敬拜、學習聖經、彼此分享。

能心無旁騖、持久地服侍,Vivien 說,靠賴堅持每日按書卷靈修親近神,每早與丈夫同心禱告。她坦言心思細密的性格易生擔憂,但神常藉經文鼓勵她。曾在生活中面對很大挑戰,刻意背下詩篇121篇,「神是我的幫助,保護我免受一切的災害,祂時刻陪住,賜下平安。」神莫大的恩情,推動她繼續事奉。
(相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