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 牧聲
281 牧聲

281 牧聲

「亡父」與「為父」

趙澤堯

去年忙碌的12月過後,感恩有機會安靜下來,整理10年間的牧養心路歷程。在休假的早上,我走到山上的退修營地,一個人安靜地看風吹雲動,從中領受上帝的恩言,聖靈的同行說話。

自從獲所事奉的堂會按立為牧師,我的身分就轉換了,如同提摩太接續保羅在以弗所的崗位一樣,成為弟兄姊妹的屬靈父親。我在山上閱讀提摩太前書,感受提摩太要與保羅分離,按照保羅的吩咐,留在以弗所牧養教會的心情。這一幕,勾起我對爸爸十多年前離世時,那份頓失依靠的感覺。若要為我的爸爸評分,他可能會不及格;但在我年輕時,每次遇上挫敗、感到疲倦時,回家卻總有他這位家庭支柱可依賴。雖然他不會為我提供解決良方,但他那父親形象就像一把安全傘,是我的蔭庇。

角色轉換,也令我憶起20年前第一次成為人父的經歷。那時因被愛驅動,我天天為初生的女兒禱告:「求主引導她成為熱心愛主的人,日後賜她有一位忠心愛主又愛她的好丈夫。」晚上又不時起來看看她睡得如何。到她長大一點會犯錯時,要適切教導而不能令她灰心;她若遇到挫敗,即使我在百忙中仍要抽空陪伴鼓勵,儘管我只是坐在她的視線範圍內,默不作聲。其實牧養信徒也是如此,為屬靈的兒女禱告,眠乾睡濕般關顧陪伴,同行教導。

保羅提醒提摩太,也提醒了我。面對堂會內外各樣的人事問題,在社會挑戰下作傳道牧養、管理和建立教會,要多方禱告、專注、安靜,並按真理教導。牧師並不是要在世上作甚麼大事,卻要在任何處境中,都為真理而服侍。

從來沒有一位父親是在自己學懂了如何作好父親後,才成為父親。好父親往往是從失敗中煉成。好父親的「資格」並不是有能力,而是有委身的愛,願意放下自己,並向天父學習。當牧者更是如此,正如宣信博士所寫的《今要主自己》(《生命聖詩》第393首):「前我尋求能力,今要全能主」。惟有主耶穌在我生命中,我才有成為好牧者的可能。

求主引導!

(作者為黃埔堂主任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