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願面對,難以忽視
編 委
認同進化論的科學家兼無神論者,如何在中年成為基督徒?
David Raffaelli是環境科學家,曾在數間英國大學任教,2001年開始為英國約克大學教授,亦曾任英國生態學協會副主席。但他少年時讀書成績不好,有一次在生物課堂上搗蛋被罰靜坐,准許看一頁報章來保持安靜;不料他從中讀到關於加拉巴哥群島(Galapagos Islands)的報導,立刻被那裡的自然生態迷住。之後正正得到罰他的那位生物學老師幫助,發奮讀書,結果順利進入大學和研究院。在他的研究領域,從未懷疑過生物自然選擇(natural selection)和進化的理論。

教學初期,Raffaelli確信自己是堅定不移的無神論者。直到一次在課堂講解進化論後,兩名基督徒學生前來質疑,並挑戰他閱讀魯益師(C.S.Lewis)的《返璞歸真的信仰》(Mere Christianity)。為了反駁他們,他讀了,竟恍然頓悟!他以科學家的理性思維考量不同的論證,得出的結論是「耶穌基督是神的兒子」是可信的事實,就在38歲那年成為基督徒。他確信自己的科學知識和信仰經歷都是真實無偽,所以從來不會考慮因為一方的信念而去否決另一方,但他願意接受在科學和信仰遇到的「不願面對」卻又「難以忽視」的真相(編按:他借用了前美國副總統戈爾的電影之名──Inconvenient Truth,港譯《絕望真相》,台灣和內地分別譯為:《不願面對的真相》《難以忽視的真相》)。

真相之一:創世記的記載。對於一個相信進化論的學者,創世記中的細節並不合理。舉例來說,進化過程是需要經過死亡才有進化,但如果死亡只是在人犯罪後才出現,那麼人是如何進化而成?一個相信進化論的生物學家讀到創世記,會很難接受信仰,但讀到新約時卻又會看到信仰為人類帶來希望。Raffaelli承認,當他接受信仰時還未讀過創世記,所以未受困擾。成為信徒後曾經有掙扎,但他讀到約伯記三十八章,明白到如果科學家認為能夠對所有問題都有答案,實在是太過自大了。
真相之二:現實中的價值衝突。Raffaelli初時專注於海洋生物的生態,其後更研究整個生態系統之間的平衡和經濟效益。當他在蘇格蘭的鴨巴甸大學任教時,發現當地河道的食物鏈遭到破壞,原來是政府的農業政策鼓勵大量施肥以增加收成所致。令Raffaelli感為難的是,當地很多農夫都是他的朋友,甚至同為教會執事;而他揭發了人「不願面對的真相」,捲入這場保育和農業之爭,成了不少農夫眼中的「壞人」。這段艱難時期,考驗了他的信仰和「管家」的信念。後來他到約克大學任教,有機會參與制定環保政策,他更著意有智慧並清晰地向各持份者傳達管家的信念,同時要顧及人的生計。這兩方面無可避免會有張力。
信主初期,Raffaelli以為信仰和科學研究可以分開,但二者在他的生命中已逐漸合而為一。當中可能會有些令他不明白的真相,但他確信最後見到神時便會知道所有答案,儘管到時這一切可能不再重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