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可以無限好
高景雄
數年前的一個下午,我辦公桌上的電話響起,聽筒傳來一把陌生女士的聲音:「這是教會嗎?請問你們會到老人院探訪嗎?……」原來對方是社會福利署的社工,她的一位照顧對象,被安排至其他區域的老人院入住,離開了她負責的範圍,因此,她便逐一聯絡當區的教會和聖堂,希望有神職人員可抽空關懷那位伯伯,可是沒有一間願意答應。我因為在該老人院鄰近,便答應了。
在社工的安排下,我認識了她口中的伯伯──他被家人遺棄,唯一的兒子已移民,沒有其他親戚,險死在蝸居,終是被安排到老人院。我探訪伯伯,領他信主、受洗,熱心的肢體也常探訪他。自此,我一方面禱告神,求主讓教會可更多服侍住在安老院舍的老人,另一方面,逐一聯絡區內的老人院,請他們開放給教會探訪,只是大多都不願意,就算批准,也只是一年一次,即不能進行長期佈道和關顧。
在偶然的機會下,我認識了某間基督教機構的牧師,得知其機構設有小組,專門走訪全港的私營安老院舍。小組人數不多,但他們每天都穿梭院舍,探訪和牧養長者。神就是如此為我們開啟服侍之門。
在機構安排下,其中一間院舍同意,只要不影響他們日常工作,我們可前往探訪和辦活動。於是,我和機構的同工每星期都去舉行崇拜,機構同工負責領詩,我則宣講非常簡單的聖經信息。另外,堂會組織了探訪小組,每月往訪佈道和關懷。過程中,我聽到不少人生故事:有大半生推著雪糕車賣雪糕的伯伯,為自食其力而自豪;有神蹟地死過翻生的婆婆,每天為享有生命氣息而感恩;有自少失去雙親的自梳女,訴說孤苦伶仃的辛酸往事……當我和弟兄姊妹牽著他們的手,為他們流淚禱告,為他們宣講天國的福音,我們感到神在院舍之中,也深深體會上主的恩慈,祂顧念壓傷的蘆葦,愛惜將殘的火把,令夕陽變得無限美好。能夠服侍他們,陪伴他們走一段黃昏路,是我們的榮幸和福氣。
在講求功利的社會中,這群長者看似微不足道,像是耗盡的舊電池。我卻看他們是寶貝,讓教會得以實踐愛鄰舍,關懷社區,讓基督的愛滲透在乾涸的土壤。雖然,我因轉職,已離開了昔日服侍的堂會,但安老院舍的服侍仍然在我心中,每位長者的臉容,不論是喜是愁,歡笑或眼淚,都在我腦海裡。感恩能夠遇上他們,也禱告盼望再有合適的契機參與服侍,見證夕陽在恩主手中,成為無限美好。
(作者為愛民堂主任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