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的作為與無為
莊姝娟
「約翰在監獄裡聽見基督所做的事,就派他的門徒去,問耶穌:『將要來的那位就是你嗎?還是我們要等候另一位呢?』」(太十一2-3,《和修本》)
這位約翰,就是為耶穌施洗的約翰,他是耶穌的表哥,在母腹中因聽到馬利亞的問安而歡喜跳躍的胎兒。這樣的一個人,何以會問耶穌「是否那將要來的那位」?他不是比任何人,都更清楚耶穌的身分嗎?他不是向自己的門徒,引薦耶穌是「神的羔羊」嗎(約一36)?為何他會懷疑自己一直所宣告的呢?
在《回歸聖言之陶造》(註)一書中,正好有一篇文章討論以上的問題。作者指出,耶穌的回答反映了約翰真正想問的,也就是耶穌所做的事情和約翰所面對的處境之間的不協調。施洗約翰熟悉舊約關乎彌賽亞的預言,又親眼目睹聖靈降臨在耶穌身上,所以他為基督作見證。然而,此刻他身陷囹圄,只因敢言而得罪希羅底,何以「領囚犯出監獄」(賽四十二7)的彌賽亞沒有救拔自己?又為何不義的希律沒有遭受報應?

圖片來源:Princeton University Art Museum, https://artmuseum.princeton.edu/collections/objects/10138
這會否也是你和我的切實經驗呢?面對神的沈默無為時,我們的信心會否也有所動搖呢?然而,在苦難中,聖經從不忌諱寫下人對神的質詢,約伯如是,施洗約翰亦如是。耶穌並沒有責備約翰的詰問,而是以細數神的作為去回應,正如昔日耶和華神對約伯的回應。在《回歸聖言之陶造》中,作者這樣寫道:
耶穌的回答是:其實神已經做了許多工作,不過並不是你所期望的工作。聽起來這可能令人更加氣忿,但耶穌告訴我們:原來神一直都在工作,我們不要單看表面,也不要單單注目於那些尚未見到、尚未發生的部分,而不嘗試察看神整幅圖畫。當我們擴闊視野,注視整幅圖畫,就不難發現其實神履行了祂的應許。神或許沒有滿足我們個人的期望,但祂卻是實現了祂的應許。
我也曾對神感到氣忿,但神的話猶如當頭棒喝。聖靈讓我想起一件又一件神的作為和賜福,叫我再次深深地被神的愛觸動,經歷祂奇妙的醫治!神並不會責怪我們在軟弱中的質問,卻會不喜悅我們因懷疑而變得不冷不熱,或許有些事情神始終都沒有應允,就如約翰最終死在監裡,而保羅那根刺也不曾離開,但他們卻從不離棄神,而神亦愛他們到底。
(作者為宣基堂牧師)
註:楊錫鏘:《回歸聖言之陶造》。香港:福音證主協會,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