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 牧聲
270 牧聲

270 牧聲

調較你Vision

─ 香港就是我們的宣教工場

熊文傑

我從非洲回港事奉未滿一年,多次被問及:如何看兩地服侍的分別、帶著怎樣的心態回港?……我只帶著微笑回應:現今在港牧會的同工,確實比任何一個地方作跨文化服侍更艱難,所以我也是帶著宣教的心態回來。事實上,一些國際差傳機構,已將香港定為創啟地區(Creative Access City)之一。

面對疫情、移民潮、(提早)退休潮,以及急速轉變的政策,教會過去的禁忌,如主日不上教會、星期日早上安排其他活動、教會長期關閉等等……在這三數年間,都變成心照不宣的明白與諒解。坦白說,這是宣教工場早已出現的常態,因為在異教徒地區服侍的同工,根本沒可能在星期日早上崇拜或聚會。他們只會以另一個時段及不同的方式,低調地去敬拜、團契及學習神的話語,以免給未信的親友發現,招惹殺身之禍。若是香港的同工或教會領袖,仍然未能突破這些心理關口,靈活應對,我反而擔心往後將要面對更大、更難的挑戰時,大家只會在退無可退下選擇離場,或放棄牧職的呼召。

另一方面,香港教會面對會眾流失與財政壓力,好些教會連維持基本崇拜聚會也有困難。我剛開始作帶領工作,也多了從資源運用角度出發,深感需作「斷捨離」和重新整合。以我負責的堂會為例,已先後精簡架構,把多個部門、小組團契合併,甚或刪除一些「名存實亡」的事工。這樣安排,是讓弟兄姊妹在異常繁忙及沉重的工作壓力中,避免參與非必要的會議及活動,好好過平衡而健康的信仰及家庭生活。建議中小型堂會也早作準備,甚至進一步參考香港以外的地區,考慮和鄰近友好教會,進行合作或合併,善用神家有限的人力資源,不要勉強地艱苦經營。

面對未來艱難的日子,只要見到「好牧人原來真的會為羊捨命!」「弟兄姊妹能活出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見到我們是主的門徒」,我們心裡就會說:「阿們!阿們!」其實二千年前,耶穌豈不是已經向祂的門徒,這樣教導和吩咐嗎?

(作者為華基堂主任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