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的某處
陳朗欣
我的初心,是以藝術與人連結,藝術是分享信仰生命(宣教)的載體及切入點。
某次在一間教會分享「藝術宣教」,會後一位弟兄邀約我在校園舉行藝術項目,便促成了一個以「栽種和平」為主題的藝術展覽。展覽名為《海的某處》(註),以挪亞放鳥兒出方舟、在海的某處尋找陸地為背景,引發觀眾想像,和平的種子會在海的哪一處?孰近孰遠?
是次6位參展藝術家均是基督徒,作品呈現了「和平」的不同面向:和平的種子不單在國際、社會、社群間生長,也可近在咫尺,在你我中間的人際關係、甚至內心深處中萌芽。
藝術家鄧啟耀以其現代水墨作品舒發內心對城市、土地的鬱結。蕭俞則以她的繩結裝置作品,配合感應器及電動裝置,誠實地展現內心的不平安,祈盼觀眾參與打繩結時體會「你並不孤單」。陳祉皓的插畫和故事以日常的天倫之樂為主題,呈現和平的種子可以在日復日、平凡卻彰顯人性光輝的家庭生活裡實踐出來。

鄭桂苑與幾名大學生合作,創作以「和平的記憶」為題的科技藝術聯乘(tech-art)裝置作品,觀眾經過隧道般的空間時,體會記憶的轉化能成為動力,走出和平的路。學生亦透過參與作品更多與藝術家交流。希望生命能影響生命。

在籌備過程,我們也發現上帝要藉此項目來塑造我們:不論是藝術家,或我們策展團隊,均經歷不平安的狀態。我們觸碰內心、誠實面對、坦然分享、祈禱…… 展覽人頭湧湧,並有許多有意思的對話,除此以外,這個「不平安到平安」的經歷和實踐,也是上主美善的工作。

(作者為深恩堂特約(藝術)項目主任)
註:是次展覽由香港浸會大學校牧處主辦,香港浸會大學國際學院、中華基督宗教研究中心、施達基金會(栽種和平計劃)協辦,已於4月7-17日在深水埗Parallel Space舉行,總參觀人次達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