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6 差會
266 差會

266 差會

堅韌的秘訣

李就成

堅韌一詞,有堅強、柔韌、不容易折斷的意思。神在各人身上的計劃不同,即使在宣教工場事奉的年日很長,同工的生命未必一定堅韌。我自問就不是堅強的人,很容易便會擔心。

作者(右一)與兒子(中)及太太的近照。(照片由作者提供)

我們一家三口在2000年受差往馬達加斯加工場,宣教廿多年來,所經歷與其他宣教士一樣,就是要在應適中學習成長。開始時,離開自己熟悉的地方,到陌生和遠較香港落後的「馬島」(馬達加斯加的簡稱)生活,環境轉變同時經歷文化衝擊;特別在學習語言上,我更經歷了長時間的沮喪──明明已很努力說當地語言,但別人總是聽不明白,而我也往往不曉得別人在說甚麼。

幾經努力學懂語言後,我們便要開展事工,但馬島當時除了我們一家三口,既沒有教會,亦沒有信徒,而兒子更要面對上學適應的困難。記得他在香港,2歲便入讀幼兒園,上學時很開心;約5歲隨我們到馬島後,每晚都哭著說:「明天不想上學,沒有朋友,聽不懂老師說甚麼!」每天送他上學,到校門時便像樹熊般緊抱我,要老師來拉開他帶入校園,但他還是坐在椅上繼續哭。回家路上,我傷心得哭了出來,心裡問:「我們的選擇為何令他這樣辛苦呢?他沒有責任陪我們受苦的!」感恩9個月後,他已懂得聽和講法文,並交了些朋友。回想當初,感到這困難很大,是因我們不知道他需要多久才能適應下來。

這些年來,我經歷父母和岳父相繼患病離世,非常難過。由馬島返港,最快也要兩天,還要配合飛機航班安排。因此若家人有事,我們不能即時回去,只能祈禱,求主安慰和幫助。

艱難時刻,教會弟兄姊妹的支持和鼓勵很重要。遠在香港的教會,每當收到我們的代禱消息時,很多肢體便給予慰問和鼓勵,使我們有力量走下去。此外,還有很多宣教同工與我們一起,例如當我們要留在馬島時,身在留尼旺的黃聲鋒牧師,便曾為我們祈禱至流淚!因他感受到這條宣教路不易走,很體會我們的心情。

黃聲鋒牧師(左一)多年來與作者一家同行宣教路 。(照片由作者提供)

除了學會堅強,若要在宣教工場保持身心健康,練習放鬆以提高心理的柔韌度亦很重要。那就是要學懂休息和隱藏,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與神建立親密的關係。我們搬到鄒省的新堂址後,因地方大,晚飯後,我總會與太太散步3045分鐘,放鬆和享受聊天時刻。後來她腳部受傷,我便獨自步行默想,反思己過,尋求改善,與神建立更親密的關係。

說到底,在宣教工場,逗留日子長短並非重點,如何能保持身心靈健康反而更重要。

(作者為香港宣道差會馬達加斯加工場宣教士,本欄由該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