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真誠信實
孫國鈞
香港在過去兩年多以來經歷巨變,人際關係受到很大衝擊;叫人嘆息的是,弟兄姊妹間的關係也備受考驗。面對逆境,信徒如何堅持彼此信任、守望相助呢?
信實,植根於上帝
保羅在加拉太書五章22節提到,聖靈果子之一「信實」(faithfulness),是關乎人與人相處的其中一項美德:表裡一致、言而有信,這正是上帝的本質。以色列民多次背叛,經歷亡國被擄,但當想到上帝的慈愛、憐憫沒有斷絕,他們便重拾盼望(哀三21-23)。所以,我們若能與上帝信實的性情有分,願順從聖靈引導而行,在小事上信實,在大事上也能堅持信實。
考驗與操練
可是,在平順的日子活出信實已不容易,在逆境中堅持更會遭受考驗。現今時勢下作信實人會否很吃虧?說真話會否被人「篤魁」出賣?對甚麼人才能開放內心呢?
亂世中要活出信實,便要具備智慧與分辨能力。信徒進入世界,就如羊進入狼群,所以要靈巧像蛇,但同時要馴良像鴿子(太十16),兩方面都要平衡。
耶穌常常要面對別人的批評、挑戰,甚至遭設局陷害,但祂的回應既有智慧亦有真理──應否納稅給該撒?應否將淫婦處死?應否在安息日治病?看祂怎樣回應,大家便可體會。面對種種試探,祂仍可持守馴良正直,同時沒有墮入敵人的圈套。祂所說的,句句真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
互信與開放
然而,這不是靠自己單打獨鬥便能做到。上帝的心意,是要我們彼此守望、互勉同行。這是否表示,只要對方聲稱自己是信徒,我們便可開放自己,予以信任呢?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並不會隨便向人開放自己,只有隨著關係進深,開放程度才會增加。信徒也有不同的成熟程度,有些仍會論斷人、說閒話,我們可以包容寬恕,但不代表需要與他們推心置腹。
我們不期望人人都可成為知己,卻可以(且需要)主動與少數值得信賴的肢體,建立深入的屬靈友誼。開放是冒險的,但對於蒙上帝及他人接納、有安全感去開放自己的人來說,冒險仍是值得的。聖靈可以藉此感動其他人,一同實踐「以愛心說誠實(真)話」。
耶穌沒有將自己交付給群眾,卻揀選了十二個門徒;他們都不是完全人,且都叫主失望──猶大出賣主,彼得三次不認主,其他門徒在主被捕時四散……這一切耶穌都知道,卻沒有後悔揀選他們,且活出信實的榜樣,為他們洗腳、愛他們到底。最後,門徒(除了賣主的猶大)都成為主信實忠心的僕人。而他們的信實,全因植根於主對他們的信實之上。
(作者為沙田堂榮休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