咫尺福音
採訪:陳綺嫻
泰人恩福堂屬區聯會轄下本地跨文化事工,自2010年開堂便專注於九龍城區服侍居港泰籍群體;同時設「泰人恩福服務中心」,多方關顧受眾,與堂會配搭踐行「咫尺宣教」的理念。本身是中泰混血兒的楊偉基(阿基),十年前某天途經當時位於龍崗道地下的堂會(現已遷至衙前圍道),看見門外的宣傳,便為剛來港的泰籍太太阿Nun叩門查詢:「係咪免費學中文呀?」這麼一叩,便叩開了他和家人蒙福的信仰大門。
小賭不怡情
阿基是在港土生土長的「八十後」,今年5月受洗,與太太育有四名3-11歲子女,閒時最愛踢足球;談起「仔女經」一臉滿足,又活力充沛,看來是個年輕好爸爸。「現在我很珍惜家庭,每天感謝主。」那麼從前呢?「我沒甚麼不良嗜好──除了賭。」

他做過搭棚「大工」(熟練技工),月入數萬,但一出糧就賭光,常欺瞞太太惹她傷心,又終日提心吊膽,惆悵如何還賭債。後來轉行做裝修,更開設公司當老闆,接過不少工程,但收了客戶訂金,心癮又起,透支、借貸全傾賭海,三數月間欠債近百萬!思前想後,無奈選擇破產。
他的「賭途」自少年時代開始,「起初以為是小事,只花十元賭馬仔。」因未成年,要朋友替他入投注站下注。中一時厭惡父母經常吵架,他寧願做街童睡天橋「頂」(夠風涼水冷),整個星期不回家;又因偷竊,曾被判入男童院。好不容易「捱」至中四,發覺跟朋友賭外圍波已是一門「職業」,可供吃喝玩樂,從此不再上學。
泰國結姻緣
阿基原有一位拍拖多年、青梅竹馬的女友,但對方因他始終未能戒賭而提出分手。他深受打擊,跟泰籍母親回泰國散心,經親友介紹認識了阿Nun,拍拖不久兩人便在泰國擺酒結婚。其時太太跟大部分泰國人一樣是佛教徒,還不時求佛牌給他「保平安」。

未幾大女兒出生,為生計他先回港工作,再申請太太及女兒來港,2011年獲批。她們到港需要適應新生活,幸好阿基無意中叩上教會之門,太太免費學中文之餘也得聞福音,一兩年間便信主受洗。教牧同工亦不住關顧他的家庭,後來連母親也決志。
咫尺的福音
家人接連蒙福,多年來一直游說他同上教會,但他總被「波癮」(朋友相約星期日踢波)與「賭癮」(連場賭波)所纏,不停找藉口拒絕。惟家人、教牧和肢體不離不棄的愛,加上孩子日漸成長,他不想因賭最終「冇咗頭家」,下決心受浸。期間也曾遇試探:一次名利雙收的工作機會卻與洗禮撞期,幾經掙扎、取捨,他清楚「背起十字架跟從主」(參太十六24),比甚麼都重要。

如今他生命有主居首,滿足於家庭之樂,不再需要靠賭博來填補心靈。他仍熱愛足球,但改約另一批朋友於星期六踢,主日就全心全意在教會崇拜、開組,及在「直播隊」事奉。
未來,他渴望服侍近在咫尺的泰籍同胞,因通曉泰、粵兩語,會嘗試應邀任崇拜翻譯;也希望有機會以「過來人」身分,勸籲青少年遠離賭博。
(採訪者為區聯會助理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