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就是見證
採訪:陳綺嫻
「又見呀,哈哈!」與景林堂陳偉文夫婦走在將軍澳的屋邨街頭,不少迎面而來的長者都跟他們熱情地打招呼;尤其是對偉文(體重不足一百磅),婆婆們都忍不住輕捉他的手臂,彷彿在叮囑自己的兒子:總要多吃點東西!
沒有血緣的家庭
猶如眾人兒子的偉文,卻是成長於一個沒有血緣的家庭。「我和姐姐都是父母親領養回家的」,他親手寫道。
對,是「寫」。因他廿多年前曾患鼻咽癌,電療的後遺症近年陸續浮現,包括漸漸喪失說話能力。整個訪問過程太太Eva(鄧榮霞)也在場,細心幫忙傳話及解釋。
沒有家族病史可尋,但偉文由成長至患病,對人、對神都毫無怨恨。養父母對他和姐姐(領養自另一家庭)都愛護有加,從不缺家庭溫暖;他中五時決志信主,畢業後認識同在銀行任職的Eva,婚後一直與父母同住。因母親參加景林長者鄰舍中心活動,景林堂也就成了他們屬靈的家。

遲來的後遺症
一家人平靜的生活在1996年遇上考驗。素來健康的偉文突然無故流鼻血,抽組織化驗後確定為第二期鼻咽癌,且已擴散至淋巴,需接受放射治療三個月。他在堂會的十字架下與太太相擁流淚,但相信神叫他學習忍耐,於是安然行過了死蔭幽谷。
就癌症而言,至今25年來他一直是「康復者」,定期覆診沒再發現癌細胞;但事隔多年,電療後遺症卻在2015年令他成為「無齒」之徒──長期缺乏唾液清潔和滋潤,牙齒壞死要忍痛全數拔掉,之後便「有口難言」(影響發音)及難以吞嚥。2016年一次嚴重肺炎後,他更只靠鼻胃管輸入營養奶維生。
從前,兩小口子放假喜歡四處遊歷,足跡遍及歐澳美加和東南亞;2019年,即使Eva抽中頭獎機票(她轉往航運公司任職多年),他倆前往韓國釜山的免費旅程,也要大費周章:「既要申請帶營養奶上機,又要搜尋當地醫院位置,怕萬一有事……」Eva帶笑泛淚。

默默地服侍
偉文信主之初,已認定「一信一洗、一生一世」;Eva父祖輩中不乏牧者和宣教士,她是「信四代」,夫婦同心在堂會參與主日學教導,又分別在詩班、傳道部及探訪部服侍。而患難中牧者的關懷、弟兄姊妹的代禱,給予他們不少動力。
近年偉文說話情況轉差,無奈要提前退下工作崗位。雖已成殘疾人士,但他感恩後遺症遲來了廿年,讓他可以享受年輕、健康的日子;而且在疫情前,他仍堅持往訪老人院舍或探訪獨居長者──即使只是坐在那裡,要由其他弟兄姊妹傳話,他也珍惜每次祝福別人的機會。「壓傷的蘆葦,祂不折斷;將殘的燈火,祂不吹滅。」(賽四十二3)活著,就是恩典,就要見證。
(採訪者為區聯會助理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