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看祢多一些
採訪:陳綺嫻
腳前燈、路上光
尊主堂義務傳道黃炳權於2018年獲配導盲犬Cotton,有人形容他「幸運」,因為現時全港的視障人士數以十萬計,但經訓練能提供服務的導盲犬卻只有數十隻。炳權傳道則認定,Cotton是上帝派來的小天使,作他腳前的燈、路上的光。

炳權傳道並非先天失明,而是2014年突然患上嚴重急性青光眼,一天起床右眼視物「忽然白晒」;此後動了多次手術,但病情反覆,左眼視力也不斷下降,現僅可見一尺距離,但影像朦朧。「我知將會全盲,現積極學用白杖(視障人士專用手杖)。」言談幽默的他,還跟太太王麗璧(Imman)打趣道:「我每日睇(到的東西)少啲,但睇上帝多啲啲。」
絕地反擊
他與太太相識、結婚卅多年,現同於尊主堂事奉(太太是幹事),經常出雙入對;但原來他倆在信主前,婚姻曾一度破裂。那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香港樂壇如日中天,炳權自小喜歡音樂,曾自組民歌隊更獲獎無數,又認識流行樂壇中人,於是與朋友開設製作公司,由本地表演至承包內地大型巡迴演唱會,所謂「男兒志在四方」,正想大展拳腳之際,89年的社會風波令他的音樂事業「冇得搞,可能要破產」。
抱著「天無絕人之路」的信念,他冒險跨境經營汽車零件生意,一度獲利但遇人不淑,欠債累累;為求「絕地反撃」,他向太太的朋友借貸千萬!結果連累對方公司倒閉、家庭破碎。Imman難再忍受,憤然離家。
萬念俱灰的炳權內疚過、自殺過。1996年復活節,他應朋友邀請出席荃灣堂的福音聚會,會上播放陳成貴與呂院雅夫婦的見證,觸動了他頑梗的心靈。流淚、經歷耶穌所賜的平安後,他決志並接受栽培,且在年底洗禮後向太太道歉、請求復和;他還「一信就信到底」,1997年往屯門參與盈豐堂開荒,又帶太太到教會讓傳道人領她信主、受洗。他41歲蒙召讀神學,2005年畢業後曾在盈豐、朗屏等堂會事奉,至2018年因眼疾退下講壇。

愛瞳行
受眼疾打擊,身為傳道的他心情亦曾十分忐忑;但現實既不能逆轉,他便「以音樂同上帝傾偈」,又常以摩西的祈禱自省:「求祢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詩九十12)從前叛逆的日子夠多了,往後更要珍惜、開拓事奉機會。
去年底,他與幾位視障傳道人合組「愛瞳行」團契,希望透過組長訓練,在教會內融合健視與視障肢體。他又在不同的盲人機構,帶查經、任組長,更盼望未來可以多做失明兒童的福音工作。「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希十一1)在信心的功課上,他體會上帝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
(採訪者為區聯會助理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