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緣拯救
採訪:陳綺嫻
去年10月盈豐堂的新葡灑水禮上,黎文健細心攙扶老父上前接受牧師施洗;他安頓父親後自己才受水禮,相當貼心。「其實我算半個信二代」文健說時帶點尷尬和靦腆,「但也曾是半個古惑仔」,他垂頭輕歎。

乖乖仔vs古惑仔
文健有不少基督徒長輩,姑姐(黎燕芬)、姑丈(彭大明牧師)是香港宣道差會的駐英宣教士,他唸小學時曾跟二叔由屯門跑到長沙灣上教會,「在教會、長輩面前我會扮乖!」但個性貪玩無心向學,升中後漸遠離信仰,更開始「跟大佬」;偷呃拐騙習以為常,為搵食「過大海」(往澳門)賭錢,曾以數千贏十萬,但最終還是在賭桌上輸清光!
救生員跳海尋死
他身型健碩,中學未畢業已兼職做救生員,但一直沒有正職,曾當裝修學徒但承受不了工作壓力。轉做夜更保安,以為晚上開工可以樂得清靜,誰知交上從美國回流的黑道中人,更開始「冰毒」纏身。受毒品影響,腦海不斷響起聲音,威脅說有人會傷害他和家人!
恐懼下,他乘的士往三聖邨碼頭,爬下防波堤跳海尋死!但畢竟是救生員,所以「搞咗成個鐘都死唔去」。渾身濕透的他再買來兩樽安眠藥,吞下了卻只換來12小時在街頭朦朧昏睡。醒來已近天亮,他身無分文,只好徒步個多小時回家。
I love you
跳海前他曾發「I love you」短訊給父母,家人擔心下報警;他回家後承認濫藥,被轉送設有精神專科的青山醫院。姑姐、姑丈剛好從英國回港,知道他出事立即前往探望,領他祈禱;文健不再逃避,決志回轉歸向神。
文健選擇出院後入住西貢的福音戒毒村。雖然要忍受近乎原始的生活9個月,但他不以為苦,天天靈修、讀經、分享、唱詩,自由時間就專注健身。之後住了一年中途宿舍,才回家開展新生活。因同住的祖父母是盈豐堂會友(2012年受洗),文健推輪椅陪老人家回堂會時,也開始參與崇拜、團契,認真追求成長;去年還與父親一同受洗。「你咁生性就好喇!」父親看見他的轉變深感安慰。

愛裡沒懼怕
文健從前做事馬虎,信主後體會「信仰給我專注力」,於是重返校園修讀工程文憑,計劃再進修高級文憑;他的夢想是學效姑姐、姑丈成為宣教士。在堂主任陳秀賢牧師的鼓勵下,他每周有一晚修讀青少年事工文憑,希望幫助更多迷失的少年人。
現在雖仍面對老我的掙扎,但他領受「愛裡沒有懼怕,完全的愛可以把懼怕驅除。」(約壹四18,《新譯本》)更珍惜回轉的日子,立志做個裡外更新的真信徒。
(採訪者為區聯會助理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