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 出版社
258 出版社

258 出版社

聖經還能不能應用在我們當下?

余德林

賴特(N. T. Wright)是個精彩的說書人。假設馬可福音沒有了開端,也沒有了結尾,只剩下首尾之間的書身,他將會如何整理?賴特的說書,看重以「有聲音在曠野喊著說」作為開始,並且以耶穌受洗這一幕(「天裂開了」),奠定了馬可福音即是一部運用天啟(apocalyptic)思維為帷幄,訴說上帝透過以色列乃至耶穌作為以色列故事的高峰。

賴特認為天啟思想並不是悲觀遁世和厭世的,而是積極地面對上帝在歷史當中揭示自己與以色列的關係。祂的最終目的,並不是要取消時間歷史,或者要人等待歷史末日的來臨,而是直面歷史,向在歷史裡走偏的說話,甚至辯解。因此,賴特的注解可以說十分看重理解,即「讀的人要會意」,而會意恰好是對隱秘及神秘事故被揭開之後的正常回應。

賴特是擅長說故事的經學家,也是想像力異常豐富的演說家;他的精彩,在於能將文學、語言、歷史、哲學和經學共冶一爐。如果說馬可福音是作者透過耶穌講述以色列的故事,即馬可的形塑(configuration),那麼賴特的積極性,表現在他對馬可的耶穌故事進行再次形塑(reconfiguration)或者挪用,並且得出馬可敘事的重要結論:耶穌是以色列故事的目的,耶穌的生平──從出道至死而復活──是上帝創造主與人類的故事的尖峰。

賴特認為耶穌公開的服侍其實就是介入一場戰爭,以祂的樣式回應黑暗、巨大管控的勢力、捆綁、迷惑、困頓、不正義,而耶穌就是人逃生的橋樑。但耶穌所主張的,是直面世界的權勢而不是教人遁世。又如他在本書中精闢地處理「義人受苦終得平反」的重要議題:有一位像人子的,是義的,祂受害,但上帝替祂平反。賴特的書,是神學直面天下眾生之書。

賴特在難解的經段裡,以點睛之妙喻化解讀經者的疑惑,使人讀來一點都不感枯燥,在深化神學和「聖經還能不能應用在我們當下」上,本書寫得恰到好處。

內文試讀:https://bit.ly/3efDe3j

(撮自《賴特說馬可福音》序,作者為前南方大學學院副教授暨英文系系主任,香港中文大學榮譽副研究員;本欄由宣道出版社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