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7 讀經拾穗
257 讀經拾穗

257 讀經拾穗

沒有聖言,民就放肆

關浩樑

異象

「沒有異象,民就放肆」出自箴言廿九章18節上。「異象」既可指「先知」所見超然、特殊的圖畫,同時亦可解作「默示」,就是「神話語」的意思。若按照上下文理解,後者「默示」更切合全段經文的重點。

箴言廿九章共27節,蘊含工整的結構。第1節以希伯來文第一個字母aleph開始,最後第27節以希伯來文最後一個字母Tau作結,可見編者用字遣詞甚具心思。全段以兩個類似「細拉」的符號作分界(見第1719節),突顯第18節的中心位置。在這中心點的上下,是一個對稱平行延伸的結構。其上(第17節)講到管教「兒子」,下一節(第19節)同樣講到管教,對象則是「僕人」。這「僕人」的主題一直延伸至第21節。上層「兒子」的主題則上推至第15節,同時又帶出另一主題「智慧」。這「智慧」的主題又一直擴展至第9及第11節。這個上下對稱又曲折延伸的結構,旨在突顯出第18節的核心位置,並所隱含的主題。此外,亦單單只有第18節沒有一字重複出現於廿九章的其他經節,可見其獨特之處。而第18節除「沒有異象,民就放肆」,還有下半節:「惟有遵守律法的,便為有福」。

(網上圖片)
放肆

在這精密結構中,編者特意將第18節的「異象」作用「默示」,置於眾多箴言警語之中,可謂匠心獨運。人一生多少會累積一些經驗,所謂「民間智慧」,如「勤有功,戲無益」、「小不忍則亂大謀」……這些「智慧」能引起共鳴,更會被結集起來。惟《箴言》編者明白,最重要還是經常重申「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箴九10)。在《箴言》廿九章,智慧人正正用上巧妙的佈局,描繪出這樣的一幅圖畫:上下四周都環繞著精闢的智慧箴言,但惟獨在中心位置,使人蒙福的,是「神的話語」。

當我們分析經文結構,不難捕捉「智慧人」的心思,而且信息簡單直接:當神子民離開神的道、神的話語,那就是放肆。由此可見,當教會無人願意認真查經、上主日學,輕看聖經教導,著重傳統過於聖經依據,將「民間智慧」取代聖經真理,那麼,即使目標清晰、事工看似大有果效,在神眼中,仍是「放肆」。

(作者為愛主堂主任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