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我們的生命具體化
范國光
郭偉聯博士近日在區聯會的「傳道同工訓練課程」中分享,建議我們藉著思考彼得前書四章7至13節的信息,追求如何在紛亂世代中將信仰具體化,應對今天的各種挑戰。以下摘錄我的個人反省,以作彼此提醒,互勉同行。
「萬物的結局近了。所以,你們要謹慎自守,警醒禱告。最要緊的是彼此切實相愛,因為愛能遮掩許多的罪。你們要互相款待,不發怨言。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賜彼此服事,作神百般恩賜的好管家。若有講道的,要按著神的聖言講;若有服事人的,要按著神所賜的力量服事,叫神在凡事上因耶穌基督得榮耀。原來榮耀、權能都是祂的,直到永永遠遠。阿們!親愛的弟兄啊,有火煉的試驗臨到你們,不要以為奇怪(似乎是遭遇非常的事),倒要歡喜;因為你們是與基督一同受苦,使你們在祂榮耀顯現的時候,也可以歡喜快樂。」(彼前四7-13)
一般相信,使徒彼得於公元62-64年在羅馬寫下彼得前書,那正是尼祿王開始大規模逼迫基督徒之時,彼得寫此信後不久,也壯烈殉道。在此背景下,彼得勉勵基督徒要「謹慎自守,警醒禱告」。前者要求我們在昏暗中作道德判別,後者鼓勵我們要在靈性中發現問題所在。
「最要緊的是彼此切實相愛,因為愛能遮掩許多的罪。」(四8)指的是我們需要調正心思,進行改變,為要帶來「共善」。彼得沒有否認罪的實在,但卻讓我們看到甚麼才是基督徒的終極追求。門徒被呼召是將生命具體化,而不是只看到宏觀的社會紛擾。
甚麼是將生命具體化?就是「你們要互相款待,不發怨言……若有服事人的,要按著神所賜的力量服事,叫神在凡事上因耶穌基督得榮耀。」(四9-11上)我們需要努力改變,不是禁止別人不發怨言,而是自己認真去服事,學習款侍人而不是埋怨人,從需要服事者的處境思考,按著自己能參與的部分去服事。
「親愛的弟兄啊,有火煉的試驗臨到你們,不要以為奇怪(似乎是遭遇非常的事),倒要歡喜;因為你們是與基督一同受苦,使你們在他榮耀顯現的時候,也可以歡喜快樂。」(四12-13)基督的門徒不要怕受苦,黑暗不是我們逃避的藉口,反而是上主呼召我們犧牲的記號。
上主照管一切!雖然末日的感覺是如此真實,但在上主眼中,這仍未是終局(end game)。願主恩幫助我們無懼前行,將生命具體化,繼續忠心為主作工,等候主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