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外覓食
尋 覓
兩年前一次主日聽道,可說是最後一根稻草。當天我寫下心聲:「我認清楚了,留在這裡聚會純粹出於感情!講道20分鐘仍未入題,東拉西扯,閒話家常,這不是『落地』啊!幾十分鐘,乘以會眾人數,浪費了多少時間?!」講員其實是我喜愛的牧者,可見我多麼失望!
出外覓食
早前已聽聞一些會友轉往別處聚會,但我這隻羊較念舊,畢竟在這裡曾得豐富餵養長大,有我熟悉、愛惜的面孔和環境;即使近年察覺講道內容蒼白,我繼續以此地為家,告訴自己:「講道並非崇拜的全部,傳道同工也有其他可貴的牧會恩賜……」因此從沒想過要離開,但如今我也要出外覓食了。
長途跋涉去了另一間宣道會崇拜,母會的肢體問我:「不遠嗎?」我答:「搵食,遠啲都要啦!」在那裡,我恢復寫聽道筆記(因為有道可記)。這堂會當然無意「搶羊」,同工知道了我的來處,更坦言希望本身已有教會者,能回到原來的教會去。我有口難言:哪裡有草,羊就會去哪裡呀!

如此出走了一年,但我沒打算「過會」,心仍屬母會,奉獻不變,只是從講台得到的餵養不多而感失望。其實當中有牧者是用心講道的,但我無從預知,也不該挑選誰講道才回去吧?
禱告代求
不久,疫情爆發,各堂會實行網上崇拜,我便順理成章兩邊走。我自知不該「揀」講員,頓想起當年老牧師退休,臨別寄語中有一段關於講道的話,於是翻看當年的筆記。他以哥林多前書十四章1節,勉勵傳道人「求屬靈的恩賜,作先知講道」又說:「是可以求得來的。祈求,追求,也是弟兄姊妹的代求,神便賜下有恩膏的講道。」對於會眾,他說:「為傳道人禱告後,就會用禱告的心來聽道。對傳道人來說,不為我祈禱,就不要怨我講道講得不好。」
看罷有點慚愧。好的,我知道代求的責任了。我祈求傳道人在忙碌事奉中得享安息,從神那裡得充沛靈力,從生活中得養分,有靈糧按時分給羊群;也求神賜我禱告的心,謙卑的耳,並且不發怨言。
(作者為本會會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