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試
碧姬、采華
碧 姬:你經歷最深刻的公開試,應是文憑試(DSE)吧,對嗎?
采 華:DSE絕對是我經歷過最深刻的公開試。畢竟這個考試直接影響升讀大學,甚至影響將來的職業選擇。不過,如今回望,DSE最令我深刻的,並不在於準備過程的艱辛,或是考試緊張的氣氛,而是當中經歷神的同在。
碧 姬:明白。對我來說,公開試是很久遠的事,不過還記得因為應考,我也比平常多花一倍時間作準備。你當時用了多少時間準備DSE?
采 華:相信大部分DSE考生,會在高中的三年時間裡,一直為這場考試默默作好準備;但真正進入作戰狀態,應該是升中六的暑假至應考前的那個階段。
碧 姬:相比下其實我頗懶惰,考期未「殺到埋身」,我總提不起勁溫習。你覺得準備DSE時,有甚麼需要取捨和調節?
采 華:當時的我不得不放棄多姿多彩的暑期活動,每天到自修室溫習和操練歷屆試題。不過,這段時間的效率,並非如預期般高,反而在過程中發現自己更多的不足,繼而感到挫敗。直至接近考期,才驚覺一直以來「去得太盡」,就像被拉得緊緊的橡筋,有一天鬆開會突然斷掉。為了不讓自己倒下,我慢慢調整心態,臨考前每天只用少部分時間溫習,不給自己添太大壓力。我相信永遠沒有「準備好了」的時候,最重要是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碧 姬:同意,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溫習就會事半功倍了!當年考期「殺到埋身」,我便不停背誦和練習試題,務求把所學傾囊而出。你剛才提到,當中經歷神的同在,究竟是怎樣的?
采 華:從小我不大喜歡說話,即使作了充足預備,在應考中文科口試時多會變得吞吞吐吐、詞不達意,想想也令我感到焦慮。應考當天,我踏入準備室的一刻,心情卻異常的平靜;本應最煎熬的等待時間,我居然可以平靜安穩地向神禱告。神亦回應了我,在整個考試過程中,腦海裡沒有任何擔憂,只有一句:「我靠著那加給我能力的,凡事都能作。」(腓四13,《新譯本》)這份出人意外的平安,至今仍難以忘懷!
碧 姬:公開試可說是人生旅途其中一個重要階段,除了考核成績、擬定升學方向,更可認識自己的強、弱項,透過練習來提升或克服。感恩知道主賜你平安,弟兄姊妹和我也陪你一起完成這次公開試。想當年我也有團友跟我分享讀書心得,他們還為我代禱守望,讓我考試時不感到孤單!回想起你跟幾位一起應考的弟兄姊妹,在教會預習口試時,看到你雖曾瞠目結舌,但也嘗試積極表達。最終你能在充滿緊張和壓力的情況下,經歷神的同在,順利完成口試,再次為你感恩!

(釆華於本會聚會,碧姬為其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