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6 百家薈
256 百家薈

256 百家薈

向山舉目

杜滄文

 

寶貴資源

香港平地少,地形大部分由陡峭和未開發的山丘組成,只有一成多屬開發了的土地。不過這亦造就了香港人很多行山的機會。其實,地球的山林是極寶貴的資源,除了供我們休閒享受,更是對人類生存十分重要。

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數字,全球有近10億人住在山區(其中90%在發展中國家),他們靠耕種、畜牧、伐木和山區旅遊業為生;還有另外數十億人,因此間接受惠,例如依賴山區資源的工業,或是替旅遊人士背行李的搬運工和登山嚮導等。

山區生態

山區又可生產許多高價值和高質素的食物,如咖啡、可可、蜂蜜、草藥和香料等。崇山峻嶺雖然壯麗,但山區的生態環境和聚居的群體都十分脆弱,特別易受近年氣候變化影響,山區有三成人口,正面對糧食短缺和營養不良的威脅。

山區是稀有動物的棲息地,對生物多樣性生態至關重要,例如大猩猩、雪豹和塔爾羚羊;另外,也是稀有植物如蘭花和小葉黃楊的發源地。地球的森林近三分之一位於山區,其中包含各種無法在下游生存的品種。林木不僅支持獨特的生態系統,而且在調節區域氣候方面尤關重要,因能吸收大量雨水,對防止水土流失、滑坡和崩塌也很重要。

本有豐富資源的山區(照片由宣明會提供)
世界水塔

然而,山區供應食水、食物和能源的力量常被人忽略。山區提供全球60-80%的淡水資源,是世界的「水塔」。例如從阿富汗的興都庫什山脈(Hindu Kush)到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坦和中國的天山,一直延伸到尼泊爾、巴基斯坦和印度的喜馬拉雅山脈東部,都是亞洲的高山地區,是南亞淡水的來源。來自雪和冰川的融水,為亞洲10條最大的河流供水,養活下游流域地區,包括印度、中國、尼泊爾、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和阿富汗約13億人口。很多國家亦依賴山水,提供水力發電。

由於氣候變化,各地冰川正在萎縮和消失。過去幾十年,至少有600座冰川消失,影響了數十億人。在阿富汗,從1990-2015年間,冰川減少了近14%,冰川融化亦引發了災難性的泥石流。下游的農民,一向依賴夏季冰川的融雪灌溉農作物,但突發的山洪卻會摧毀生計,接下來的更是漫長的旱災。

山區居民????力求存(照片由宣明會提供)
地球日

聖經中提到山區和丘陵超過500次,很多神蹟和大事都在山上發生。詩篇121篇更用山來提醒我們,神的偉大、衪是力量的源頭。422日是「地球日」,願我們在豐足的香港,用溫柔、公義和憐恤(參馬太福音五章57節),珍惜山區資源,並關顧生活在其上脆弱的群體。

 

(作者為鄉郊資源及環境政策碩士,大埔堂會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