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6 專題
256 專題

256 專題

耶穌的憤怒

黃國維

馬可福音三章16節記載了耶穌的發怒:

耶穌又走進會堂。那裡有一個人,他的一隻手萎縮了。 2 有些人一直監視著耶穌,看他會不會在安息日治好那人,為要找把柄控告他。耶穌對那手萎縮了的人說:「起來,站在中間!」 4 然後對他們說:「在安息日做哪一樣才是合宜的:做好事,還是做壞事呢?救命,還是滅命呢?」他們卻默不做聲。耶穌憤怒地環視他們,因他們的心剛硬,就很難過,對那人說:「伸出手來!」他把手一伸,手就復原了。法利賽人出去,立刻和希律黨人商議怎樣對付耶穌,好除掉他。( 可三1-6,《 新漢語譯本 》)

耶穌因人的心剛硬而憤怒(第5節),然而法利賽人也憤怒(雖然經文沒有明顯說出來),他們因為耶穌挑戰他們的規矩,威脅他們的權柄而憤怒。法利賽人的憤怒帶來「找把柄控告」耶穌的行動,更發展出「除掉」耶穌的計謀。這種暗藏的憤怒從恐懼和仇恨而來,反照出耶穌光明正大的憤怒——有「安息日做合宜的事」為基礎,出自對人的憐憫,並針對內心剛硬的人。同樣,當我們遇到不公平對待或不公義的事情時,自然會生氣。發怒不等於犯罪,但我們甚少反省憤怒在屬靈生命的位置。

(網上圖片)
憤怒不是問題

耶穌不會無故發怒,祂的憤怒是回應世界的罪。在無罪的世界,不需要憤怒,換言之,必須處理引致憤怒的罪惡,才能平息憤怒。憤怒的正面作用在於對美善的執著;憤怒令人感到不舒暢,不斷提醒人罪惡的存在,所以,若面對罪惡不憤怒,其實是冷漠和抽離。如果我們不處理引致憤怒的事件,只遏止憤怒的情緒,那是鼓勵人對罪惡冷漠。此外,人在極度低落或承受極大痛苦時,憤怒可以是抵抗麻木和絕望的最後防線。憤怒,代表人仍存盼望,未致放棄。耶穌向毫無憐憫的法利賽人和希律黨人發怒,可見耶穌對他們仍有盼望。面對不義,我們不能習以為常,繼而變得冷漠,不單對罪惡如是,對犯罪的人也應如是。另外,法利賽人和希律黨人是有權位的,耶穌向他們發怒,會惹來殺身之禍。這提醒我們,向不義發怒,是需要勇氣的。

憤怒是人對錯誤事情的自然反應,所以憤怒的人必須確保自己對事情有正確的理解和判斷,若發覺誤解了就要承認錯誤並止息憤怒。身邊的人若察覺他的憤怒是因誤解而起,也要幫助他明白真相。耶穌在登山寶訓說「凡向弟兄動怒的,必須受審判」(太五22,《和修本》),按解經家所指,此處不是禁止所有憤怒,而是針對沒有事實基礎的怒氣。然而在今天的社會,不少人把立場看得比真相更重要,寧可堅持立場而扭曲真相,繼而用沒有真相基礎的憤怒,宣示自己的立場。我們是真理群體,必須重視真相,因此要彼此幫助,明白真相,好好判斷,才決定憤怒是否合理。我們不應為了避免爭論就遏止討論和判斷,否則就是輕看真相,縱容不義。

憤怒也是問題

憤怒的情緒會驅使人有所行動,正面來說能夠抵抗罪惡,但激烈的情緒卻容易叫人衝動,做出錯誤的選擇和行動,所以聖經教導人「要快快地聽,慢慢地說,慢慢地動怒」(雅一19)。當怒氣來到,我們不應倉促糾正自己眼中的錯誤,而是確定自己對事情有正確的理解,所以要「快快地聽」別人的看法,再細心思想,然後「慢慢地說」;最後,「慢慢地動怒」,就是肯定我們可以發怒,只是憤怒這直接快速的反應,必須被思想引導,有所節制,才能帶來正確的行動,以免因憤怒而落入試探,甚至犯罪。

憤怒可帶來正確和錯誤的選擇耶穌和法利賽人都憤怒,卻因為他們對事情有不同的判斷,也有各自的目的,便帶來不同的結果。罪進入世界後,所有受造物都被影響,包括人的憤怒反應。如此,我們一方面不應抑壓憤怒,另一方面也要留意憤怒情緒易引發罪性。若憤怒驅使我們仇恨和消滅人,即使憤怒有合理的基礎——不喜歡不義——仍需要被潔淨。被罪影響的憤怒,屬血氣,會傷害自己、加害者或無辜的人。耶穌的憤怒抵擋罪惡,能建立罪人、甚至整個社會。這樣看來,我們不需要滅消憤怒,而是要潔淨它。必須謹記,我們不應被憤怒驅使去毀滅惡人,卻要效法耶穌,在怒氣中渴望他們悔改。

重拾憤怒的靈性

不合乎真理的衝動情緒,以及華人重視和諧的文化傳統,都叫我們認定發怒是「不屬靈」。耶穌卻提醒我們,憤怒是人面對不義的自然反應,更是對抗罪惡的動力,所以憤怒可以成為信徒屬靈旅程的一部分。憤怒的人需要被聆聽,我們要學習去聽;憤怒時則學習正確地分享不要太快作道德判斷,或假設問題在於憤怒的情緒,繼而去解決憤怒的人,卻縱容了叫人憤怒的事情。在現今的世代,重拾合乎真理的憤怒尤為重要。

( 作者為中國神學研究院神學科副教授及副教務長;油塘堂義務牧師 )

參考及延伸閱讀

Ronald T. Potter-Efron and Patricia S. Potter-Efron. Anger, Alcoholism, and Addiction: Treating Individuals, Couples, and Families, New York: W.W. Norton & Co., 1991.

Carroll Saussy. The Gift of Anger: a Call to Faithful Action, Louisville, KY: Westminster John Knox,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