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要感恩
陳秀賢
新冠肺炎疫情已持續好一段日子,我們在仰望和倚靠神中度過了2020年。回想疫情初期,老師要從實體教學作出轉變,構思如何讓幼兒在家維持學習興趣,便不斷的鑽研和交流。由最初簡單的拍攝,到後來加入不同的畫面效果和聲效,令影片內容更有趣味、更吸引,所以幼兒每天都十分期待影片發放,保持了探索精神及學習動機。另外,為了與家長和幼兒更多互動,學校亦會透過短片與家長及幼兒溝通,如「體能大挑戰」、「隔空傳愛」等。在力求完美下,不知不覺中老師對這教學新常態非常投入,也能掌握自如。

除了學習方式轉變外,老師、家長與幼兒三方,在疫情中的互動,也產生了很大的改變。疫情開始時,有家長得知某些家庭因缺乏口罩而未敢外出,便無私地將口罩透過學校轉贈給他們,表現出互助的精神。我們亦遇到有家長因照顧幼兒,未能外出購置日用品,老師得悉後便主動代為購買,並送至家門。
疫情下,不論是幼兒缺乏群體遊戲機會,或是在家中活動時嘈吵,都令部分家長備受困擾。學校除按情況轉介予駐校社工外,老師更親身走訪幼兒的家,戴著口罩,蹲在門外,隔著「鐵閘」,安撫幼兒,鼓勵家長──這樣的家訪,彼此還是第一次吧!受訪家庭都感受到老師送上的愛和關懷,大大舒緩了他們不安的情緒。
家長也不只是被動接受支援,他們亦不時為學校教職員打氣。每當疫情緩和時,家長就會到訪學校,叮囑各人保重身體,並感謝學校對他們在身心靈上的支援。感恩大家在疫情中緊守崗位,在困難時刻彼此慰問、支持和鼓勵,顯出大家都是有情人。幼兒也從我們身上,學習以「愛」待人和感恩。
我們深信神仍顧念我們,從不離棄我們,陪著我們。這份無條件的的愛,我們只有感恩、再感恩!
「不是我們愛神,乃是神愛我們,差祂的兒子為我們的罪做了挽回祭,這就是愛了。」(約壹四10)
(作者為基督教宣道會利東幼兒學校校長,本欄由宣道會社會服務處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