囝囝的代禱軍團
採訪:陳綺嫻
「若不是那麼多人為熙熙祈禱,那段日子我會更加徬徨,怎能像今天懂得感恩!」熙熙(翁暐熙)是愛民堂會友Connie(麥君瑤)與William(翁立文)的小兒子,年多前曾動過命懸一線的大手術。媽媽Connie憶述那段峰迴路轉的診治過程,仍語帶哽咽:「他患病時才12歲」。
熙熙身型瘦小但活潑好動,屬學校田徑隊成員,在小六快要升中 (2019年)的5月下旬,有天忽然鬧肚子痛。「他痛得不算厲害,見醫生後估計是盲腸炎,要先做電腦掃描確定。」急忙間得同事幫助,聯絡了其家人開設的體檢中心;碰巧一位舊生在那裡任職(Connie是大專院校講師),讓她忙亂的心情稍得安慰。「但意外發現他肚內有大片陰影,要盡快照超聲波。」
體檢中心的檢查報告提前出來了──熙熙患的可能是癌症!打擊突如其來,在外出差的William立即改機票回港,Connie強忍淚水向各群組發出代禱呼求!「有愛民堂的兒童事工小組、我和丈夫的團契、我工作院校團契,還有熙熙學校的家長群組,並校內基督徒校長及老師,大家都熱切代求!」
接下來的情況更是爭分奪秒。「他進了公立醫院,醫生初步診斷為急性淋巴癌,可能擴散至腸臟附近,引起不適。」腫瘤估計7-8cm,(割出來是12cm!)因藏於內臟深處,又黏連大動脈和神經線,手術將十分困難和危險;惟有盡快抽骨髓及做正電子掃描,先確定癌症期數。
神在「最合適的時間,預備最恰當的天使」。正當熙熙「空腹」(檢查前指定時數內不能進食)在公立病房等候抽骨髓的早上,私家醫院來電說有病人因忘了「空腹」,他可以臨時替補。更巧合是該院的放射科主管,正是田徑隊同學的家長。他親自解釋報告:「檢查顯示沒有癌細胞,腫瘤應屬良性!」夫婦頓時抹把汗,心情如坐過山車。
磁力共振檢查顯示,腫瘤比一般水瘤硬,並開始擠壓周圍器官。醫護界朋友都了解手術很複雜,轉院過程也不容易,但神再讓熙熙得到幫助,很快便轉到另一所更具規模的醫院,並由幾位教授級醫生操刀。「手術達7-8小時,感恩過程順利,熙熙康復也神速,真是神莫大的恩典!」之後化驗出是良性的神經節細胞瘤(Ganglioneuroma),懷疑熙熙年幼時已曾患惡性的神經母細胞瘤(Neuroblastoma),慶幸逆轉變為良性。
比熙熙年長三歲多的哥哥暐政,在弟弟患病至康復期間,既獨立照顧自己又照料弟弟起居,分擔了父母的辛勞。經歷半年跌宕,Connie更堅信「禱告做的事,我的手不能做」;她也感激逾百位代禱戰士同行守望,一起領受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
(採訪者為區聯會助理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