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中靈命更新
楊世禮
在疫情中,不少人(包括許多信徒)問「為甚麼」,為甚麼慈愛的父神容許新冠肺炎發生?
羅馬書給我們不一樣的答案。羅馬書首四章先談及因信稱義的主題,第五章開始討論信徒屬靈生活。我們既然藉著信心在神眼中成為義人,就可以滿懷信心和喜樂,等候有一天可以分享神的榮耀(五1-2)。作者列出信徒成長的步驟: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五3-4)。他清楚對讀者說:信徒生活必有患難,患難是信徒成長的途徑。我們不是因為有患難而喜樂,而是在患難中能夠喜樂。信徒的責任,不是去了解患難,而是在患難中成長,這就是「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八28)的意思。
我們在主裡「盼望不至於羞恥」,因為在患難中,我們可以更深體驗神的愛(五5上),聖靈會將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裡」(五5下)。即是說,在逆境中神的愛不但沒有離開我們,神會藉著聖靈,把祂的愛加倍賜給我們。
對羅馬書的作者來說,「患難生忍耐」與「因信稱義」,是同樣的真實和重要。當我整理有關這書卷的文章時,發覺不少信息都是針對困境而發。奇怪的是,當我把這些文章整合起來,發覺是相輔相成的:〈在危機中的信仰〉及〈寡婦的油〉指出在困境中信心的重要;〈賞賜與收取〉強調神的主權;〈耶穌不在的時候〉提醒我們雖然耶穌在風浪中熟睡,但只要祂在船上,我們必蒙保守。書中的文章,不約而同地幫助我們在逆境中成長,彷彿響應羅馬書作者的提醒。
《逆情靈食》共有52篇文章,都是釋經性質(expository),基於舊約聖經的有32篇,出自新約聖經的有20篇,每篇都可獨立閱讀。「逆情」與時下的「疫情」諧音,而「靈食」則是回應於疫情中,不由自主多吃的「零食」(comfort food)。既是「零食」,就不宜一次過吃太多;而這些「靈食」,不僅是可供應個人所需的靈糧,也適合家庭或小組採用,讀後可以彼此討論;每周一篇,52篇剛好一年內讀完。
我的禱告,是希望藉著《逆情靈食》,信徒得著鼓勵,努力認真讀經,透過閱讀和查經,可以聽見神的聲音。
(撮自《逆情靈食》自序,作者為醫生,亦為聖經學院講師;本欄由宣道出版社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