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 宣道會社會服務處
253 宣道會社會服務處

253 宣道會社會服務處

疫境無情、人間有愛

吳燕卿

感謝天父帶領我加入宣道會社會服務處工作。這年來雖碰上疫情,日常生活看似停頓,我們的服務卻沒有原地踏步。疫情下,眾同工四出張羅防疫物資,送給有需要的長者;在未能提供實體服務時,大家運用各類線上媒介,為幼兒、家長及長者提供適切活動。其中翠樂長者睦鄰中心(翠樂),更為體弱長者開展了新服務──社區照顧服務券。

服務源起

去年9月我出席翠樂的健康計劃嘉許禮,當中一個畫面至今難忘:那是個讚揚超過一百位長者的活動,我看見部分體弱、行動不便的長者,非常堅持出席,並享受上台領獎的時刻。由此得知,大部分長者渴望留在社區,居家安老。這促使我們加入發展社區照顧服務的決心。

政府近年推動「長者區照顧服務券」試驗計劃,為身體機能中度或嚴重缺損的長者,提供選用社區照顧服務的彈性。今年4月,翠樂成為全港服務提供單位之一,推行「中心為本」及「家居為本」照顧服務,包括:個案管理、復康治療、認知訓練等。感謝天父,靠著同工的努力、家屬的口碑,我們服務的人數持續增加。

有口皆碑

服務使用者謝婆婆表示,她在中心接受社區照顧服務,透過日間訓練,頭腦靈活了不少;物理治療服務和運動增加了她的活動量,心情變得開朗,更有精神,「真係一日好過一日!」她對於中心的環境、膳食和員工全情投入的照顧讚不絕口,還主動介紹其他長者認識此服務呢!

護老者周太太則非常欣賞員工用心了解長者的個別需要,令她丈夫平日可在中心接受適切的照顧,無需被送到老人院;她也可以有個喘息空間,舒緩本來要單獨面對的壓力,這對兩人的情緒都有極大的幫助!

持續關懷

「疫境無情、人間有愛」,疫情下的生活幾乎叫人透不過氣,但同時讓我們有更多時候反省,讓長者有更多合適的選擇!社區中的長者啟發、推動了我們,進一步開展、參與不同的服務模式。

就讓我們互相勉勵,以主耶穌基督作榜樣,持續照顧、關懷身邊的鄰舍。「願主我們神的榮美,歸於我們身上。願祢堅立我們手所做的工;我們手所做的工,願祢堅立。」(詩九十17)

(作者為宣道會社會服務助理總幹事,

本欄由宣道會社會服務處供稿)

長者在專人指導下做健體運動
專業物理治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