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 彩雲集
253 彩雲集

253 彩雲集

結伴過紅海

採訪:陳綺嫻

2020年是愛荃堂成立27周年。回顧四分一世紀以前,香港社會正迎向九七回歸的歷史時刻,愛荃的母堂葵芳堂,決定以細胞小組的牧養模式,差遣30多名來自不同團契的肢體,與一名傳道同工,於1993年前往荃灣開荒。馮家佩姊妹,正是其中一位開荒戰士。

「堂址最初是在『百萬行』(商業大廈),2000年10月才搬到『蘊崇大廈』現址。記得當年每位弟兄姊妹都懷著感恩的心參與,每人搬一張椅子到新堂址,如同螞蟻搬家!」螞蟻雖小,同心靠主便顯力量:在未有堂主任的日子,同工、執事就互相補位,付出從不計較;堂會發展至今約200人,不斷有弟兄姊妹委身宣教,令人感動。家佩也在不同崗位上服侍:小組組牧、青少年導師、堂委至執事(司庫),在事奉中經歷、學習,「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羅八28)

家佩家住屯門,唸中七時隨同學參與葵芳堂聚會,受栽培,自此以宣道堂會為家。單純的心讓她「只知道回應神的愛」便幫忙開荒,兩年後更轉換了職場跑道。「我畢業後從事會計,但信仰令我漸漸更喜歡『對人』的工作,所以選擇到屯門一所基督教中學教書。」教學25年,她不只看為是工作,更希望能幫助學生在愛中成長。「雖然辛苦、有壓力,但有眼淚也有歡笑,我還是喜歡的。」

近年香港社會環境急劇轉變,新冠肺炎疫情又令經濟大受打擊,年輕一代面對的處境比前艱難,如何幫助及鼓勵?「昔日摩西踏出信心的一步,紅海便分開。信仰、事奉也一樣,我們要實踐、回應,方能經歷神的大能和恩典。」年輕人需要陪伴、同行,她除在課堂上講授聖經、分享信仰,下課也喜歡跟學生食飯、傾偈。「在校我主要教BAFS(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還兼教聖經科;我相信身教和口傳,同樣真實、重要。」

愛荃堂扎根荃灣將近卅載,見證社區變遷;近年荃灣西鐵站一帶,發展尤其迅速,令區內貧富兩極差距擴大。堂會不忘社區佈道,發展石圍角長者探訪事工,長期見證主愛;家佩也報讀區聯會舉辦的執事培訓課程,繼續進修、裝備。「神恩重、迎難上」是愛荃堂26周年的主題,相信即使前景艱難、疫情陰霾未散的今天,大家仍可抓住神的應許,結伴迎難邁進2021年。

(採訪者為區聯會助理編輯)

家佩(右一)與當年一同開荒的堂委近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