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期 基督徒的政治參與

2011年至今,香港教會經歷了多件具爭議性的事件,例如信徒應否參與抗爭行動?教牧應否參政?教會應否就社會政治事件表態?這令信徒在現今的社會裡,不得不再思考政治參與的問題,本文將從信仰的角度,探討基督徒參與政治一些應注意的原則…

第65期 香港宣道會對同性戀平權運動

有鑒於近期就基督教對同性戀的釋經與牧養,對性傾向歧視條例立法諮詢的態度,以及對同性戀平權運動的回應,在教內外均出現紛歧與爭論,本會不少教牧及信徒,期望本會就有關議題作出回應。職是之故,宣道會香港區聯會執委會在擬定本會立場後,委託梁家麟牧師代筆,撰文回應…

第64期 給我一個仔,可以不可以?

對輔助生育科技的倫理及牧養反思 日新月異的倫理難題   今天,蔡弟兄夫婦約了黃牧師見面。他們是教會的模範夫婦,結婚多年,沒有子女,熱心事奉。電聯時,蔡太吞吞吐吐,不肯說約見原因,黃牧師知道事有蹺蹊。 約見前半小時,黃牧師重溫紀律手冊中婚外情和離婚的部分,在腦海裡翻查一些處理過的個案…

第63期 基督信仰對環保意識的一些商榷

2011年3月11日,日本發生觀測史上第四大芮氏規模9.0級的大地震,並引起大海嘯,進而引發福島核電廠危機事件,至今已超過一年半。災難引發的普世危機感開始消退,人們對核輻射洩漏的恐懼也慢慢地淡忘。只是我們不要以為事件已經化危為安,又或者以為核輻射洩漏事故的影響有限,我們大可不必寢食不安…

第62期 人乾渴非因無水

2011年10月31日是個特別的日子:聯合國把它定為世界人口突破七十億的日子。按聯合國估計,世界人口將於2025年突破八十億,2083年超越一百億。在全球人口持續增加及經濟不斷膨脹的前提底下,有必要審視目前對各種資源的開發、使用及消耗模式能否持續下去。本文處理的是水的使用…

第61期 跨越疏離、重建親密

眾所周知,婚姻是人倫之始,家庭是孕育生命的場所;健康滿足與和諧親密的家庭生活,能建立正向人生,造福親屬與社群。但近年兩份調查顯示,港人婚姻家庭的關係「呈現疏離、缺乏親密」。 首先是「家庭功能」日漸減弱,因偏重物質報酬…

第60期 迎接最低工資實施的日子

最低工資立法久經社會爭論,終於落實5月1日起實行,首個法定時薪定於28元的水平。固然有數以十萬計的打工仔將會即時受惠,但多少中小企會因經營環境困難而結業,多少弱勢工人被裁減,大財團如何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等,仍是未知之數。回顧教會內對最低工資的討論…

第59期 基督徒如何看安樂死─延續篇

在第58期牧函文章《基督徒如何看安樂死》,郭鴻標牧師已討論了「終止無效治療」背後的價值觀、一般生命倫理論述的重點、聖經對疾病和死亡的教導,和一些牧養上的建議。本文延續前文,處理末期病患者(如癌症病人)的困惑與抉擇:如果接受治療就要承受醫療過程中的痛楚;如果放棄又是否等於同意「安樂死」呢?牧者應該如何牧養末期病人呢?